体坛观察|功成身退,杜锋无愧于心
东莞+ 2022-11-16 11:31:04

许多年没有更换过微信头像的杜锋,就在这两天,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突然用上了一张蓝天白云的风景照片,与篮球完全无关的主题元素,在之前完全无法想象,比如他的手机背景图,永远是球队每天更新的日程计划。然而这也似乎不难理解,最近三年经历过太多苛责与质疑、压力与挑战的他,是时候去找寻些许“云淡风轻”的感觉——

没有更多的等待,一如外界早已甚嚣尘上的传闻,在中国男篮顺利完成阶段性目标、晋级2023年篮球世界杯,稳步向2024年巴黎奥运会冲刺的时刻,2019年“受任于危难之际,奉命于败军之间”的杜锋,结束了三年的国家队主教练生涯,接下来的CBA联赛,他将以广东宏远俱乐部主教练的身份,在熟悉的岗位继续为中国篮球贡献力量。

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篮协的换帅决策之前就已敲定,带队出战此次世预赛的杜锋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乔尔杰维奇暂时无法到任的情况下,他依然恪尽职守、并且顶住重重压力拿下两场硬仗胜利,率领球队锁定世界杯席位,“没有给新帅留下包袱”。就目前中国篮球现实而言,以最为关键的业务能力而论,杜锋依然是国产教练的引领代表。

时间回到2019年9月,中国男篮在主场进行的篮球世界杯中小组赛折戟、未能成为成绩最好的亚洲球队,进而陷入了“自1984年后第一次无缘奥运会”的绝境低谷,作为CBA联赛最佳教练员的杜锋,接过了这个在很多人看来视为“烫手山芋”的重任。然而正当他踌躇满志、期待用自己的篮球理念为球队注入更多改变时,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世界体坛原有的固定节奏——由于各项赛事延期,2020年整整一年,中国男篮没有进行一场比赛、完成一次集训,直至2021年6月方才集中。这一年的奥运会落选赛表现抢眼已经被时光冲淡,人们更在意今夏在球队遭遇场外全面伤病后的亚洲杯战绩不佳。

这样的局面,杜锋无奈却又无解,但也正是因为联赛长时间的封闭赛会制安排,让他与中国男篮众多的潜在选材范围内队员,有了更为频繁的沟通交流,但这又让他陷入了“24小时”工作状态——作为职业属性完全公开的职业教练员,通过新闻检索“杜锋”,几乎没有超过一周的空档期,不是带队就是比赛,成为了过去三年他的固定日常。现在,卸下重担的这一刻终于到来。辞去国家队主教练职务,专心担任俱乐部主帅的杜锋,也会有休赛期,也可以和家人团聚、享受假期,虽然依旧屈指可数,但总比完全归零更加更贵。

可以这样的疯狂工作、全年无休,在网络端肆意抨击乃至诋毁的所谓“球迷”看来,不但断然不会理解,更不用说感同身受,甚至还被冠以了“任人唯亲”的质疑,“为什么广东队球员那么多?”即便世预赛拿下四连胜,但仍无法平息众怒,以杜锋的“告别战”为例,客场与巴林队战至加时,最终收获13分大胜,但还是跌破了中国篮球的底线,如何接受?

现实的残酷往往超乎预想,抱有如此观点的朋友,是否可以给出“何谓中国篮球底线”的正解?客观层面,随着澳大利亚、新西兰加入亚洲篮球版图,且已输出多名NBA球员的日本队进步神速,中国男篮“独霸亚洲”的时代早已过去;此外,长时间远离国际篮球舞台,一批中国篮球新生力量的经验累积又如何能够速成……一切评判标准唯主观论者,永远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竞技原因之外,伴随着球员个人的状态起伏,原本正常的国家队球员选择,也被网络上个别地域球迷的狭隘观点所刻意歪曲,以至于此番出征世预赛前,“支持国家队”这个最为基本的共识都难以达到。这就是中国篮球此刻的现实镜像,一切的一切都在偏离应有模式。

鞠躬尽瘁、却又心力交瘁的杜锋,在作为中国男篮主教练出席的最后一场赛后发布会中,对过去三年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表示感谢,甚至还包括了广大球迷,在其看来种种批评恰是大家关心中国篮球的体现。如此“告别演说”令外界颇为感动,一位球迷的留言,或许是此刻对于杜锋的最高评价——

“他感谢了所有人,唯独少了最应该感谢的,是他自己”。

文字:王晨征 图片:新华社 编辑:王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