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淡淡,龙湾岛上有一场“鸣虫音乐会”
东莞+ 2022-10-24 16:34:30

生物多样性调查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基础,是对自然界进行“人口普查”。自去年9月起,万江街道率先选取龙湾岛试点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调查时间为期一年,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尾声。近日,万江街道再次联合市大气环保体验馆对龙湾岛的昆虫进行了调查。这一次,调研组不仅记录了多种昆虫,还聆听了一场“鸣虫音乐会”。

今年春夏季多雨,植物生长速度极快,龙湾岛碧水环绕、林深茂密,调研当天,调查人员乘船钻进水翁低矮的树枝才能登陆。

岛上没有了城市的喧扰,耳边只剩下鸟语虫鸣,越发显得幽静。调研组仔细观察,用心发现,认真记录着岛上的昆虫和植物。伴随着和煦的江风,耳旁总能传来不同鸣虫清脆的叫声,龙湾岛的“岛民”似乎为调研组的到来精心准备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

蟋蟀,亦称促织,小名蛐蛐儿,顾名思义,是热爱“唱歌”的昆虫。蟋蟀利用翅膀发声,夏季8月进入繁殖期,雄性蟋蟀会更加卖力地震动翅膀,发出动听的声音,以吸引异性,转冷即止。由于广东的秋季天气仍然较为暖和,调研当天,龙湾岛上蟋蟀的“歌声”仍未断绝。

螽(zhōng)斯,小名蝈蝈,闻名于《诗经》,也是昆虫界的“顶流歌手”,与蟋蟀一样利用双翅振动发声,且繁殖能力极强。调研当天,蝈蝈悦耳的“歌声”响彻龙湾岛。

蟋蟀、螽斯和蝉并称为三大鸣虫,但深秋时节,龙湾岛就只剩下蝉蜕了。雄蝉的腹肌部有发音器,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为了吸引雌蝉,雄蝉每天唱个不停,而雌蝉却比较“矜持”,是不会唱歌的。

调研组还在岛上发现了另一个小众的虫鸣“歌手”蝗虫,蝗虫俗称蚂蚱,靠鳞片摩擦发声,腹腔共鸣,但一般只有特别大只的蚂蚱才能发声,当天观察到的都是蝗虫若虫和小只的成虫,未闻其声。

据了解,蝗虫是不完全变态昆虫(“变态”是指昆虫成长发育过程中会改变形态,幼虫和成虫的外表和行为截然不同),一生只有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和成虫长相还是有点相像的,但是长大后会蜕皮,还会长出一层保护色。常见的不完全变态昆虫还有蜻蜓、蝉、蚊子等等。

当天的调研中还发现了尺蠖(chǐ huò),即尺蛾的幼虫,这便是完全变态昆虫,它跟大部分昆虫一样,一生中会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从幼虫到成虫会完全变态。昆虫完全变态的特性让曾经只会弓着身挪动的小尺蠖也能华丽转身,化蛹成蛾,通过翅膀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据统计,本次调查共记录了象蜡蝉、广翅蜡蝉、食蚜蝇、广口蝇、红胸负泥虫、黄守瓜、娑(suō)环蛱蝶、变侧异腹胡蜂、虎头蜂、筛豆龟蝽、中稻缘蝽、戟(jǐ)盗毒蛾幼虫、尺蛾、蟋蟀、螽斯、蝗虫共16种昆虫,进一步完善了龙湾岛上的昆虫图鉴。

文字:张喜林 通讯员 陈肖芳 图片:通讯员 陈肖芳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