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桥头答卷 | 产业升级:全力打造创新驱动的先进制造业城镇
悦读桥头 2022-10-18 09:57:38
 

十载光阴流转,书写非凡答卷。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桥头镇融媒体中心精心策划推出“非凡十年·桥头答卷”系列报道,通过深入挖掘桥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多层次展示十年来桥头攻坚克难、锐意改革,砥砺前行、勇立时代潮头的生动实践

 

今年8月27日,桥头镇举行主题为“‘双万’新起点 一起向未来,进军大湾区 抢占桥头堡”的招商大会,洽谈签约项目20个,涉及意向总投资额超110亿元。而这两个数据折射出越来越多来自国内外的企业家、投资人对桥头经济实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信心。

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桥头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产业规模逐渐壮大,产业格局逐渐优化,发展动能逐渐增强。“十三五”时期桥头GDP年均增速达9.2%,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达16.3%。现有市场主体超2.7万户,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109家,高新技术企业152家,工业企业40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463家,国家省市各类研发平台34个,是中国环保包装名镇和省技术创新专业镇。

 

1

夯实优势特色产业

环保包装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明显

图片

▲ 中国包装联合会“特殊贡献奖”颁奖现场

“环保包装是朝阳产业中的朝阳,桥头镇政府有这个眼光不是一般的超前,而是很超前。”2011年,在华南地区环保包装应用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环保包装高峰论坛上,听完桥头要大力发展环保包装的思路,当时的广东省包装技术协会秘书长朱智伟这样评价道。

桥头镇环保包装产业

十年“非凡之路”

2011年

 

镇内有着96家包装企业的桥头正式向广东省科技厅申报创建环保包装镇,并在镇内划拨环保包装产业专属用地,侧重引进一批环保包装企业进驻园区。

2012年7月

 

桥头镇获得“中国环保包装名镇”称号,成为华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包装名镇。

2014年

 

力嘉集团落户桥头,力嘉环保包装印刷产业园被东莞市政府列入重大项目。

2015年12月

 

桥头镇获得了“中国包装优秀产业基地”称号。

2019年

 

润信、力嘉、至美、凯成、桑泰共5个包装印刷类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13亿元。

2020年

 

在桥头成立的东莞市环保包装行业协会获得了中国包装联合会颁发的“特殊贡献奖”。

一步一脚印,桥头用了十年的时间,让当年在论坛上勾画的蓝图逐步成为现实,让“中国环保包装名镇”这个招牌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图片

截至 2020 年底,桥头镇共有属于规上企业的环保包装企业 91家,环保包装及其上下游企业近400家,环保包装企业总产值为 126.24 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 26.84%。美盈森、力嘉国际、凯成环保、汇林、至美、润信、锦胜、汉维等一批知名包装企业先后集聚桥头,环保包装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企业不断扩大发展将为环保包装产业发展带来持续强劲的内生动力,也加速了新产业格局的形成。

 

2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

▲ 东太湖科技产业园航拍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汉维科技,世界最大的锂金属供应商赣锋锂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自动化设备供应商宏工科技,刚刚进入广东省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的东莞南钜,以及全国唯一实现石墨盘产业化的志橙半导体……这些特色创新型企业纷纷选择落户桥头。

截至2022年,全镇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52家,省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工程中心17个、市工程中心4个、市重点实验室1个、市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CNAS认证检测中心4个,市级孵化器1个、市级众创空间1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6%,R&D经费支出占全镇GDP比重3.51%,实现产值5亿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00%全覆盖。

图片

之所以有越来越多像汉维、志橙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选择在桥头落户,与桥头招商引资项目的结构优化,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与营商环境愈加完善都有关系。

“我们公司之所以有信心每年投入千万元用于技术研发,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发展势头较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予企业补贴与优惠。比如鼓励企业更新设备,有技改补助,也有加计扣除政策,让企业敢买更多新设备,能让企业安心在这里扎根发展。”据东莞志橙的总经理朱佰喜介绍,志橙公司每年投入千万元用于技术开发,目前已与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大学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依靠自主设备和工艺研发能力,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接下来,桥头将继续紧扣“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一方面,进一步引导和帮助传统优势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逐步整合产业资源,推动零散落后的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依托湾区战略,承接惠州潼湖生态园、粤海产业园辐射,以高端产业带动智能制造业集聚,加快形成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功能完整、有机互补、错位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机制。

 

3

腾挪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全力打造创新驱动的先进制造业城镇

今年年初,桥头镇政府发布“一号文”《桥头镇人民政府关于以“空间拓展+动能转换”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一号文”指出,桥头将拓展与优化城市发展空间作为参与东莞竞逐“双万”新赛道的战略支撑,将“工改工”作为“拓空间”的主攻方向,将动能转换作为“工改工”的主要目标。一年内,桥头可提供约400亩新增产业用地;三年内可提供约1000亩新增产用地,同时通过“工改工”拆除整理1200亩产业用地,建设100万平方米以上产业用房。

图片

▲ 桥头东深公路片区规划图

“桥头将东深公路片区统筹开发工作作为全镇2022年头号工程,也是桥头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工程。”桥头镇委委员罗东明介绍。桥头东深公路片区是桥头镇首个市级战略投放区,是桥头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平台,也是桥头未来的“科技创新核”。桥头东深公路片区规划面积为1438亩,聚焦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现在正在进行830亩空地土地整备工作,预计今年内完成,并于未来3到5年梯次推进周边5400亩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开发建设。

图片

▲ 东太湖科技产业园规划图

莞番高速贯穿其中并设有出入口的东太湖科技产业园,是桥头镇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创新节点。目前已划定1500多亩改造先行区作为突破口,开展连片“工改工”前期工作。莞民投·东太湖科技园项目是桥头首个连片工改工城市更新项目,总占地约228亩,将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智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吸引超30家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科技税收型企业入驻,形成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

除了拓展产业空间,桥头还通过扶持政策的激励,政务服务效能的提高,公共资源配套的完善、生态环境的优化为企业提供一流的营商环境,让桥头成为名符其实的价格洼地、价值高地。

 

图文:黄晓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