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直筒子市”,辖区共有28个镇、4个街道。
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东莞敢为人先、改革创新,在各个时期抢抓风口。过去的2021年,东莞正式迈入万亿GDP俱乐部,同时成为全国第15个拥有万亿GDP和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镇域”经济取得瞩目成绩,外界也素有“东莞的镇不是一般的镇”的说法。
把时间轴拉长至10年,东莞各镇街发展的格局变化是什么趋势?记者通过查询《东莞统计年鉴2013》《东莞统计年鉴2021》,以及相关权威报道,梳理了十年间东莞各镇街GDP总量、常住人口、专利授权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卫生事业机构等数据,以此窥探东莞各镇街发展的脉络。
关键词1
GDP总量
2012年镇街生产总值前五名
第一名 虎门348亿元
第二名 长安282.5亿元
第三名 东城274亿元
第四名 南城260.6亿元
第五名 厚街253.5亿元
2021年镇街生产总值前五名
第一名 长安880.7亿元
第二名 虎门720.1亿元
第三名 南城701.8亿元
第四名 东城670亿元
第五名 塘厦576.49亿元
2012年至2021年镇街生产总值增量排名前五名
第一名 长安增长598.2亿元
第二名 南城增长441.2亿元
第三名 东城增长396亿元
第四名 虎门增长372.1亿元
第五名 塘厦增长369.49亿元
■长安新貌 叶瑞和/东莞图库
镇域经济发展呈现新面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市各镇街生产总值前五名排名都发生了改变。2012年,虎门GDP总量为348亿元,成为唯一“300亿”俱乐部成员,而长安、东城、南城、厚街等则紧跟随后。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虎门都是东莞各镇街的一哥。然而,在最近几年,东莞镇街排名前五都发生了改变。自2018年以来,长安已位居东莞GDP榜首3年。2021年,长安镇仍然是实力最强的镇街,GDP达880.7亿元,相比2012年增加了598.2亿元。长安有东莞营收第一的步步高系企业,是长安经济最有力的支撑。
2021年虎门GDP达720.1亿元,在全市镇街中排名第2,虎门镇位于东莞市滨海湾片区,珠江口东岸,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中点,与南沙自贸片区经虎门大桥一桥相连,是全市唯一集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地铁、高速公路与粤港航线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2021年南城GDP达701.8亿元,与虎门差距只有约19亿元,在全市镇街中排名第3。南城楼宇经济发展迅速,拥有众多纳税亿元楼,总部基地雏形已现,东莞CBD稳步推进,总部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商业较为发达,已形成第一国际、鸿福、西平等多个有规模上档次的商圈。
十年间,塘厦GDP总量、增量均跻进第五。塘厦位于临深片区,十年来,塘厦不断加强与深圳的深度融合,承接了不少深圳外溢产业,GDP得到快速增长。
目前,东莞全市GDP超500亿元以上的镇街共有5个,其中500亿~600亿元1个,为塘厦;600亿~700亿元1个,为东城;700亿~800亿元2个,分别为虎门和南城;800亿元以上1个,为长安镇。
关键词2
镇街常住人口
2010年东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各镇街常住人口前五排名
第一名 长安66.4万人
第二名 虎门63.8万人
第三名 东城49.2万人
第四名 塘厦48.2万人
第五名 厚街43.8万人
2020年东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各镇街常住人口前五排名
第一名 虎门83.81万人
第二名 长安80.74万人
第三名 塘厦62.90万人
第四名 东城59.71万人
第五名 大朗55.67万人
两次普查期间人口增量最多镇街前五排名
第一名 大朗24.59万人
第二名 虎门20.01万人
第三名 塘厦14.69万人
第四名 长安14.32万人
第五名 南城12.90万人
■企石新貌 关艳姬/东莞图库
区域性集聚特征突显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口的集聚和迁移,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据当年统计公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8220237人,长安镇、虎门镇、东城街道、塘厦镇、厚街镇的常住人口分别为66.4万人、63.8万人、49.2万人、48.2万人、43.8万人,位列全市前五名。
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东莞常住人口数首次突破千万。据《东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33个镇街(园区)中,虎门镇83.81万人、长安镇80.74万人、塘厦镇62.90万人、东城街道59.71万人、大朗镇55.67万人位列全市前五名。其中,人口超过60万人的有3个,分别是虎门镇83.81万人、长安镇80.74万人、塘厦镇62.90万人;在40万人至60万人之间的有7个;在20万人至40万人之间的有10个;少于20万人的有13个。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33个镇街(园区)中,有32个人口增加。其中有7个镇街人口增长超过10万人,依次为:大朗镇、虎门镇、塘厦镇、长安镇、南城街道、厚街镇、东城街道,分别增加24.59万人、20.01万人、14.69万人、14.32万人、12.90万人、11.25万人、10.43万人。从各镇街常住人口数占全市比重的变化情况来看,比重提高最大的是大朗镇,从3.78%上升到5.32%,南城街道从3.52%上升到4.00%。人口进一步向制造业大镇、经济重镇聚集。
从上述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我市人口分布与经济总量分布基本相吻合,绝大部分镇街(园区)人口实现增长,区域性集聚特征突显。这十年间,东莞人口发展还发生深刻变化: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增长,人口集聚进一步增强,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其背后,东莞城市品质加快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增强了东莞对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数据来源于《东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东莞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关键词3
专利授权数
2012年专利授权数前五名镇街
第一名 东城1867件
第二名 长安1515件
第三名 大岭山1471件
第四名 塘厦1085件
第五名 南城1053件
2020年专利授权数前五名镇街
第一名 长安13253件
第二名 塘厦4738件
第三名 东城3750件
第四名 厚街3532件
第五名 虎门3386件
2012年至2020年专利授权数增长排名前五镇街
第一名 长安11738件
第二名 塘厦3653件
第三名 虎门2499件
第四名 厚街2273件
第五名 常平2266件
■南城新貌 张似平/东莞图库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知识产权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标志,专利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各镇街专利授权数的情况来看,前五名变动较大。
根据数据来看,2012年,在专利授权数方面,东城、长安、大岭山、塘厦、南城位列前五。到了2020年,长安镇无论是专利申请数还是专利授权数,都是稳居首位,专利实力强劲。塘厦、东城、厚街以及虎门则紧随其后。增长量方面,这期间,专利授权数增长排名前五镇分别是长安、塘厦、虎门、厚街、常平。
长安的数据表现与长安的经济特点分不开。长安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企业,这一板块对于专利的保护要求高,企业意识强,另外本土企业龙头效应形成,相当部分专利由龙头企业申请。如OPPO、vivo、小天才三大企业长期占据长安专利申请的榜单前列。专利不仅是资本市场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企业发展的有力推手。
从厚街、常平增量来看,专利授权数和制造业有着密切关联。“厚街制造”远近闻名。全镇拥有机电制造企业90多家,产值规模约占全镇总规模的58%,其中有包括三星、TTI创机在内的产值超百亿元的机电龙头企业和泰科、广泽等一大批电子机电优质企业,产业上下游厂商联结聚集,并形成以三星、创机等机电龙头为引领的特色产业链。
常平镇则有制造业企业约1.3万家,形成了以纺织制衣、玩具、塑料制品等优势产业为基础,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高端电子、装备制造、LED智能应用、分子材料、生物制造等为先导的现代工业体系。产值超亿元企业有135家。
关键词4
镇街卫生事业机构
2012年镇街卫生事业机构数量前五
第一名 虎门186家
第二名 东城159家
第三名 厚街、常平132家
第四名 寮步122家
第五名 大朗113家
2020年镇街卫生事业机构数量前五
第一名 虎门289家
第二名 东城279家
第三名 南城190家
第四名 厚街169家
第五名 长安157家
2012年至2020年镇街卫生事业机构数量增长最快前五
第一名 东城增长120家
第二名 虎门增长103家
第三名 南城增长94家
第四名 塘厦增长52家
第五名 长安增长47家
■横沥新貌 曹永富/东莞图库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卫生事业机构数是一定时点上设有专职卫生技术人员、专门从事医疗保健工作的单位的实有数。包括各种医院 (不包括工地医院)、疗养院(不包括业余休养所和部队疗养院)、医疗保健所(站、部)、专科防治所(站、部)、卫生防疫站(组)、妇幼保健所(站) 等。是反映卫生保健事业普遍程度的指标之一。
2012年至2020年,全市卫生事业机构总量增加可观,从2222家增长至3154家。从镇街层面看,2012年镇街卫生事业机构数量前五分别是虎门镇186家、东城街道159家、厚街镇常平镇132家、寮步镇122家、大朗镇113家。2020年镇街卫生事业机构数量前五分别是虎门镇289家、东城街道279家、南城街道190家、厚街镇169家、长安镇157家。这期间,数量增长最快的镇街是东城街道、虎门镇、南城街道、塘厦镇、长安镇。镇街卫生事业机构数量与经济体量分布基本相吻合。
从全市层面看,这期间,30个镇街卫生事业机构数量实现增长。只有道滘、寮步两镇卫生事业机构数量分别减少2个、4个。数据反映了,2012年至2020年间,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东莞大力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各镇街统筹推进卫生健康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继续提升。
关键词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五名镇街
第一名 寮步146.23亿元
第二名 南城140.98亿元
第三名 虎门135.93亿元
第四名 莞城104.88亿元
第五名 东城93.02亿元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五名镇街
第一名 南城367.05亿元
第二名 寮步359.53亿元
第三名 麻涌309.58亿元
第四名 虎门308.35亿元
第五名 长安303.72亿元
2012年至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量前五名镇街
第一名 麻涌增长298.86亿元
第二名 长安增长242.03亿元
第三名 南城增长226.07亿元
第四名 寮步增长213.35亿元
第五名 虎门增长172.42亿元
■厚街新貌 叶瑞和/东莞图库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它是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
南城和寮步成为东莞人民十年来消费最多的镇街。数据显示,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五名镇街有三个是街道办事处。买汽车,到寮步汽车城,汽车城已成为寮步标签之一,依靠汽车销售,寮步成为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一名镇街。
到了2020年,寮步镇与南城街道互换位置。南城街道商业较为发达,已形成第一国际、鸿福、西平等多个有规模上档次的商圈,进驻国内外大型百货品牌超市商场10家,服务业继续成为街道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而寮步提出推动“商贸+旅游”“文化+产业”多元化融合发展,打造高品质、富特色、有创意的新产业新业态,加上政府派发消费券的刺激下,仍能保持前二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麻涌跻进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五名,位居第三位。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麻涌镇,华阳湖畔清如许,高新企业鱼贯而入,麻涌迎来了转型后的丰厚回报,让美好蓝图变为精彩现实。
虽然在疫情影响下,麻涌消费市场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在促消费多项政策驱动下,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月攀升。
关键词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12年镇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前五
第一名 塘厦348家
第二名 虎门330家
第三名 长安261家
第四名 大朗250家
第五名 厚街229家
2021年镇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前五
第一名 长安973家
第二名 塘厦891家
第三名 清溪769家
第四名 虎门748家
第五名 大朗615家
2012年至2021年镇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数量前五
第一名 长安增加712家
第二名 清溪增加557家
第三名 塘厦增加543家
第四名 大朗增加365家
第五名 横沥增加364家
■万江新貌 李淦斌/东莞图库
工业经济实现新飞越
东莞以制造业立市,拥有工业企业超过19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1万家,是全国制造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规模以上工业数量的变化可以很好地反映东莞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2012年,镇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前五分别是塘厦镇348家、虎门镇330家、长安镇261家、大朗镇250家、厚街镇229家。2021年镇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前五分别是长安镇973家、塘厦镇891家、清溪镇769家、虎门镇748家、大朗镇615家。
相比于2012年,2021年长安规上企业数量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2.73倍。清溪跻入镇街前五,规上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212家到2021年的769家。厚街规上企业数量则掉出前五。
从区位看,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前五的镇街均靠近深圳;2012年至2021年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数量前五中,除了横沥镇外也均靠近深圳,反映出,十年间,东莞承接不少深圳外溢产业,深莞不断“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