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慕思·东莞报业爱心基金理事长邱浩洋一行前往东莞市人民医院和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探访和慰问两位大病患者及其家属,并捐赠4万元爱心款。走访中,邱浩洋与患者亲切交流,温柔鼓励,祝愿患者早日康复。患者家属再三表示感谢,感恩爱心基金的援助,感谢东莞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
14岁少女罹患尚无法根治的克罗恩病
“这个也算是罕见病,而且非常难以治愈,会伴随终身。”
49岁的魏优促是湖南永州人,已来莞务工多年。夫妻俩育有二女,四口之家日子虽清苦,但也不断为未来努力着。怎料打击接连而至:去年妻子因摔倒而左肩骨折如今做不了重活;9月初,14岁的大女儿魏惠娟确诊炎症性肠病,也叫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
这种病不常见,确诊过程也很曲折。“4月底,她告诉我们她肚子痛还有拉肚子。”魏优促便带她去医院检查,住院六天后症状有所缓解。返校没多久,魏惠娟的腹痛、拉肚子又开始反复。“又去医院检查,没有大问题,开了点调解肠胃的药。吃了一段时间她高兴地跟我们说:‘爸爸妈妈我终于好了,能安心学习了’。”回想起来,夫妻俩都有点哽咽。
魏惠娟现在只有61斤。看着女儿愈发消瘦又不舒服,开学后第三天魏优促又带她去医院,地方医院推荐到市人民医院,经过系列检查后最终确诊。如今是生病急性期,这三个月都不能吃饭,需用白蛋白或营养粉,不得已只能选择较便宜的营养粉,一天要120元。
魏优促是包装工,每月平均工资约3700元,妻子在小作坊打临时工,月收入约3500元。魏惠娟今年初三,10岁的小女儿在读四年级,两人加起来每学期学费超2万元。全家共用一台手机,“去年把老家的老房子堆到了,起了平房还没钱做任何装修。”还欠外债近2万元,而女儿治疗至今又已花费超2万元。
刚住院14天出院没多久,在医生建议下,魏优促准备带女儿去广州的医院治疗。在驻市人民医院乐雅社工覃雪丹的帮助下,他成功申请基金,对下一步治疗有所支撑。
单亲妈妈罹患乳腺癌不敢告诉父母
“还要进行6次化疗,后面还有21次靶向治疗。”
蔡玉金已完成第2次化疗,刚出院一个星期。化疗后,胃口不太好,也没什么力气。回想确诊前,她没有什么明显症状,“能摸到长了肿块,但不痛不痒的,也没过多关注。”
3月曾到医院检查,并无大碍。7月,蔡玉金腋下长了囊肿,到松山湖中心医院检查,一周后得到报告,确诊为乳腺癌。随后进行手术,发现情况并不乐观,是由多种癌症混合,且肿瘤较多。于是在8次的化疗后,还需要21次的靶向放疗,后续治疗方案还要视情况再调整。
蔡玉金今年41岁,来自湖南郴州,来莞工作近14年,膝下有一子一女。“我丈夫是2018年离开的,也是40多岁。当年查出来肝癌晚期,没撑过去。”丈夫转回老家治疗,后续花销基本由他父母承担,但她也欠下四万元借款。蔡玉金病前在厂里工作,月收入四到五千元,病后一直请病假。两个20岁的孩子都已参加工作,每月各自收入约4000元。
治疗来,蔡玉金已花费近两万元,而化疗一次要4000元,后续靶向放疗一次约8000元,加上其他费用更是难以估计,家庭经济压力巨大。
“我不敢告诉父母。”蔡玉金告诉记者,父亲曾患中风,担心他知道后情绪激动,也不想增添老人心理负担。谈到家庭情况,她一度落泪。
在驻松山湖中心医院乐雅医务社工张佩钰的帮助下,蔡玉金成功申请了基金,能暂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