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莞农业县到制造业重镇,再到如今的“智造之都”、“科创新城”一路在快速转型提升,东莞文学也从单一、单薄到丰富、繁荣,其中工业文学这一主脉,更是从打工文学,再逐步走向新工业文学迈进。为了让东莞作家、文学爱好者更好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工业文学的发展和衍变,了解未来东莞文学的发展趋势和创作方向、方法等,9月25日(星期日)下午两点半,在东莞市文联礼堂将有一场名为“嬗变与提升——从打工文学到新工业文明的书写”的文艺沙龙。
本次活动属于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之东莞文艺论见文艺沙龙系列,由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东莞文学艺术院、市作家协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承办。
笔墨当随时代,文学发展与时代的发展关系密切,新工业时代更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也更新了文学创作者的文学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人们的生活,社会文艺思潮和创作经验也随着时代在更迭。尤其作为改革开放桥头堡的广东,历来是工业题材创作重镇,工业文学具有深厚传统。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进入了提速增效的发展阶段,广东文学也迎来了攀登新时代文学新高峰,铸就新时代文学新辉煌的重大机遇。广东新工业文学将成为大湾区文学新的增长点。
以广东东莞为例,1978年,东莞率先以“三来一补”开启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2008年金融危机后,东莞开始从制造业名城向智造业名城转变,谋划产业突破,进入了改革开放后的第四个发展阶段——转型阶段。2013-2017年期间,东莞现代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如今,创新驱动已成为东莞发展新的动能。
而与这种发展相对应的城市文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力发展,2001年开始构建“文化新城”,建设“三城一都”,2010年开始推动“文化名城”建设,至21世纪前二十年,东莞文化从数量到质量得到极大提高,作品屡获大奖 “文艺莞军”百花齐放,文学上涌现大批实力作家 文学创作繁荣。其中打工文艺分量十足,打工文学、打工音乐成为一种全国现象。2017年提出了三年“品质东莞”提升,2020年的“品质文化之都”,以及今年的“文化强市”建设。这期间东莞“世界工厂”逐渐蜕变为“国际制造之都”,“科创新城”“湾区都市”“新一线城市”等称呼都是这座城市成长的见证。随着工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城市的现代化、都市化发展,东莞新工业文学,尤其新工业诗歌、非虚构新工业文学等逐渐崛起已成趋势,并初见绿芽,正走在全国工业文学前列。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工业意味着中国社会新的转型,这种新的工业形态,不光是重新塑造了我们的一种经济方式,也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和生活,甚至塑造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结构性的关系影响了我们的一种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制造重镇,东莞曾位居“广东四小虎”之首,被誉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的缩影“打工者的天堂”,也是广东乃至全国文学强市,打工文学曾是东莞文学的一张名动全国的标签。如今随着东莞工业的转型升级,原来的“世界工厂”转变到现在的高新产业竞技场,东莞作家的身份也从生产者已经转入到了使用者,从负重者变成追梦者,因此对新的科技的认同会有更大的开拓,创作上将也将被赋予很多功能性,其新工业文学创作更具优势,且其文化意义将更加呈现。
那么,东莞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如何认识工业文学以及广东、东莞工业文学的发展脉络,如何正确认识东莞这座城市的发展与自身身份的转化,如何立足东莞和生活,抓住新工业文明书写,如何选材,如何创作……届时,东莞市文联礼堂将齐聚本土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业内专家学者等,就“嬗变与提升——从打工文学到新工业文明的书写”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解答现场观众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