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东莞融媒集群”成立启动仪式暨融媒创新分享会在东莞广播电视台举行,标志着东莞初步构建起以“东莞发布”官方号、东莞日报社、东莞广播电视台为龙头,3个园区和32个镇(街)融媒中心全覆盖的“3+3+32”东莞融媒集群。

活动现场播放了东莞融媒集群宣传短片,并为“东莞融媒集群”Logo揭牌。市委网信办、东莞日报社、东莞广播电视台、横沥镇就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作了经验分享。值得一提的是,横沥作为全市唯一镇街代表现场分享融媒体中心建设经验,得到了上级领导以及兄弟镇街的充分肯定。

横沥镇委副书记张超作题为《融合之变》的主题分享时表示,横沥镇融媒体中心将不断提升融媒运营能力和水平,把策划放在突出位置,力求推出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实现内容上的精耕细作,提高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讲好横沥生动故事,传播横沥良好形象,为横沥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舆论保障,向着打造东莞镇级融媒体中心样板工程的目标奋力前行。
■重点关注
横沥迈出媒体融合坚定步伐
今年5月20日,横沥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i横沥app同步上线运行。新成立的横沥镇融媒体中心整合了原横沥报社、原横沥电视新闻组、原文明横沥采编团队媒体资源,实施中央厨房式“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体发布、多渠道传播”的新闻生成流程,以“融媒体+”的力量,服务镇委镇政府中心工作,为横沥经济社会发展摇旗呐喊、擂鼓助威。
加快融合步伐
镇街一级率先打造出i横沥app
当前,横沥镇融媒体中心充分借助东莞日报社运营管理、内容生产、平台打造、技术支撑、队伍提升等方面优势,从宣传策划、信息采集、编辑制作、审核把关、刊播发布、宣传效果和舆情监测等进行全业务链优化,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严格执行“两小时交稿制”及“抢发稿件制”,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同时持续优化“1+3+N”融合媒体平台矩阵(“1”指i横沥app,“3”指报纸、微信公众号、电视新闻,“N”指网站、微博等其他媒体平台),做到向内“盘活”、向上“借力”。

按照移动优先原则,横沥镇融媒体中心在全市镇街一级领先打造出全新媒体平台——i横沥app。秉持“新闻+政务+服务”理念,搭建集媒体宣传、信息公开、生活服务、线上办事等一体的移动端服务平台。内容方面设置了“热闻”“社会治理”“经济”“视频”等特色栏目,实现横沥新闻可滚动发布、横沥各类媒体资源可持续沉淀。可以提供就诊预约、违章缴费、网上办事、车驾管业务、疫苗预约等常用服务。截至目前,客户端安装量超过一万,发布各类新闻资讯近2300条。其中即时发布信息占七成。
产品策划提升
创作出一批有影响力的融媒之作
以人才支撑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自中心成立以来,东莞日报社组织专业团队指导提升横沥融媒一线采编生产能力,丰富多样态融媒产品,助力做大品牌,加快打造融媒高地。同时,对接报社(东莞日报、东莞+、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供服务清单,共同孵化创作优质内容,形成强大传播力。

强化融媒产品策划提升,由报社派驻专业人员定期策划一系列融媒产品,改变传统媒体内容的单一表现形态,实现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形式于一体,真正做到“产品融合”。比如策划了“美‘沥’在路上”“‘沥’治”“跟着河长看横沥”“基层党建示范镇创建”等一批系列报道,以及制作了“科创‘追梦人’横沥中学老师肖春琳”“牛蛙”小导游邀您共赏美丽“四小园”“粮仓,一个时代的记忆”等一批创意视频。
供稿“学习强国”
签发量连续两个月排名镇街第一
日常工作中,横沥镇融媒体中心突出“学习强国”供稿工作,根据“学习强国”供稿平台的标准和具体要求,细化人员分工;根据“学习强国”各栏目编排,以“大宣传”工作格局为引领,全面加强主题和内容策划,做到精准选题、精准采编,提高稿件采用率。

数据显示,2022年1至8月,横沥签发数为116条。其中,7月签发40条,8月签发44条,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签发数量镇街第一;2021年同期签发20条,同比增长480%。
此外,全国平台多次转发横沥稿件,譬如《广东东莞横沥:探访慰问孤寡老人 送上关怀和温暖》《广东东莞横沥:“牛娃”小导游邀您共赏美丽“四小园”》《广东东莞横沥:享受“书式”生活 横沥掀起暑期“读书热”》等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