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宽敞明亮的课室、温馨舒适的学生宿舍……9月5日,新大朗中学正式开学,首批两千多名学生前来报到,正式开启他们崭新的校园生活。就在同一天,位于大朗中学旧址的东莞市第十三高级中学揭牌(大朗中学招生范围为初中学生,东莞市第十三高级中学招生范围是高中学生)。两所学校的投用,助推大朗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朗镇人大代表到大朗中学新校区视察建设情况 大朗供图
“建成新大朗中学并投入使用”项目作为大朗镇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从民生实事票决到学校顺利开学,期间既有受疫情及天气的影响导致施工进度放缓的担忧,也有攻克工程难题的喜悦。尽管面对重重困难,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人大代表全力监督,与职能部门加强联系,督促相关部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促学校如期顺利开学。而回顾大朗中学新校区从立项到建成,这背后都离不开大朗镇人大的付出与坚持,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监督的重点工作来抓。
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渴盼
“现在考普通高中比考大学还要难!”“相关中小学的扩容项目什么时候才能完工呢?”“什么时候可以建成新大朗中学?”各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联系群众活动时,时常会收集到关于大朗镇教育事业相关意见建议,为了回应群众关切,大朗镇人大代表把群众意见建议收集整理成议案。
“随着东莞入户政策的放宽以及二孩政策的实施,加上新形势对教育的新要求,导致现有的大朗中学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学位需求,寄宿的条件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现有教学功能楼已无法满足全国高考‘3+3改革’和走班制的要求。”市人大代表、大朗镇教育管理中心中学教研员张健说,如何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正是人大代表工作的重点。
她在2021年东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所提的《关于解决东莞市户籍生公办高中入学难的议案》中提及,以大朗镇为例,户籍生想要考上家门口的高中——大朗中学,也是不那么容易了。大朗中学2019年招生总数为500人,户籍生268人,招生分数线为634分,升至全市公办第14位;招随迁子女为232人,招生分数线为662分,升至全市公办第15位。大朗中学高中办学质量越高,本地户籍生入读门槛就越高。
“新大朗中学投用后,办学规模最大可达到108个教学班,最多可提供5400个公办初中学位,对比大朗中学初中部,新增3800个学位。东莞市第十三高级中学投用后,也将增加更多高中学位,方便大朗户籍人员就近读公立高中,相信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优质资源的迫切期待。”市人大代表、大朗镇教育管理中心中学教研员张健说,她为大朗中学新校区的投用感到非常高兴。这位在大朗教育战线工作了30多年的人大代表,始终牢记自己“人大代表”和“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她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任务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持续努力推动东莞教育提质增效。
推动大朗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2月,根据《大朗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全镇各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集中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活动。镇人大代表围绕教育文体、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形成了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在今年年初人代会上,经过反复酝酿研究,人大代表以差额票决的方式确定“建成新大朗中学并投入使用”项目作为大朗镇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该项目列为重大民生实事,回应了大朗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期望。
大朗镇人大依法行使人大职权,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推动大朗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作为大朗镇教育扩容提质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大朗镇人大组织教科文卫专业小组开展大朗中学新校区相关监督工作。通过聆听现场讲解、共同探讨交流等方式,大朗镇人大详细了解大朗中学新校区项目的资金投入、建设进度、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等情况,并提出了加强监督确保项目质量及施工安全。
大朗镇人大持续关注“建成新大朗中学并投入使用”项目进展情况,时刻与相关承办单位保持沟通。受到疫情、假期、雨期等因素影响,新大朗中学建设停工了约三个月,工期十分紧,能否如期完工牵动着全镇人民的心。为了了解工程进度情况,人大代表决定实地视察。6月1日,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教科文卫专业小组成员,会同镇教育管理中心、工程建设中心开展专项视察活动,并召开座谈会,与会人大代表积极发声,主动建言献策,为新大朗中学建设提供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路。会上,有关单位立下“军令状”,表示将倒排工期、全力以赴、排除万难,确保新大朗中学如期建成交付使用,给人民群众送上了“定心丸”。
在开学之际,8月26日,镇人大组织人大主席团成员、人大代表各专业小组组长以及科教文卫专业小组成员对“建成新大朗中学并投入使用”项目开展“回头看”。人大代表们边走边听边看,为新大朗中学校园即将投用感到十分欣慰,然后把目光从教学楼等工程建设转移到消防栓设置、食堂工具消毒等细微处,推动校园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疏导、疫情防控等工作落实落细,为顺利开学做好万全准备。“新大朗中学由动工到投入使用,代表们集思广益,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终于不负群众所望。”人大代表们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