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南国书香节东莞分会场|大朗分会场举办“读乡·锦时素韵”大朗镇民谣诵读活动
东莞+ 2022-08-24 20:43:48

2022南国书香节东莞分会场系列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大朗分会场精彩不断。8月24日,“读乡·锦时素韵”大朗镇民谣诵读活动在大朗镇求富路农家书屋举行。本次活动组织了20多名少年儿童用大朗方言诵读本土民谣,通过诵读,传承本土方言,弘扬传统文化,倡导全民阅读。

如今,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大朗本土方言距离青少年儿童越来越远,尤其是那些用方言演绎的民谣,很多孩子更是从未听闻。而相对于普通话,这些民谣用方言演绎既准确又形象,给人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之感。孩子们可以从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

本次活动邀请了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大朗崇文小学的叶雪茹老师做客。活动中,她带领20多名大朗少年儿童用本土方言诵读《锦时素韵——大朗民谣拾絮》的经典篇章。该书搜集了大朗众多本土优秀民谣作品,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深受大朗人民群众的喜爱。

活动中,叶雪茹老师用亲切的大朗话一遍又一遍带领孩子们诵读《锦时素韵——大朗民谣拾絮》中的精彩篇章,如《游洒碌歌》《读书歌》《蔗仔歌》《月令歌》等。孩子们用稚嫩纯真而饱含感情的大朗话,跟着老师齐声诵读。

“游鱼游洒碌,阿妈添油添蜡烛。今晚唔蓬挺晚蓬,蓬个大涵公……”这是一首大朗中秋民谣(大朗人称灯笼为“洒碌”),不禁让人想起以前大朗孩童在中秋节游灯笼的场景:明月皎皎,孩子们在手扎的纸灯笼内点起蜡烛,烛光摇曳的灯笼与天上皎洁的明月相映成趣,快乐油然而生,对于小孩子来说,中秋最开心的莫过于游灯笼。

“读书读得少,袁字写成表。读书读得差,爷字喊做爸……”这是一首有关读书的大朗民谣,勉励孩子们要努力读书,长大后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活动现场,叶雪茹老师还与孩子们积极互动,耐心解答孩子们对大朗民谣的疑问,并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

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孩子们收获多多,不仅学习了亲切有趣的大朗话,还通过民谣学习和传递来自先辈的声音和教诲,活跃了假期生活,滋养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孩子们表示,今后一定要努力读书,长大后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活动主办方还向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孩子赠送了一本《锦时素韵——大朗民谣拾絮》。

本次活动通过用大朗方言诵读大朗民谣,让大朗的孩子们充分领略方言的魅力和读书的乐趣,让大朗的方言和本土文化得到传承,让年轻一辈透过这些乡音乡情和地方文化,更好地了解大朗原始古老的昨天,从而更爱大朗繁荣美好的今天,进而发奋读书,以浓墨淡彩,悉心描绘大朗如花似锦的明天!

文字:赵水平 图片:大朗 编辑:郭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