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节的喜庆,一场抗疫斗争就此展开,持续至今。
疫情暴发两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千万东莞市民同心抗疫,以信心铸同心,用团结战疫情,经受住了多轮疫情考验。
尤其是7.3万名医务工作者,作为疫情防控先锋队和主力军,始终奋战在战疫一线,和全市人民一道,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殊死较量,展现了快速处置的东莞战法、核酸检测的东莞速度、疫苗接种的东莞担当,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千万东莞市民积极与病毒赛跑,同心抗疫
不惜一切代价,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时间回到2020年1月24日,正值农历大年三十,全市各大医院189名医护人员进驻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市第九人民医院,标志着东莞组建全市医疗集中救治队伍。次日,东莞首次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正式拉开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序幕。
抗疫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医护人员、流调人员、公安、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抗疫主体,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兼顾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实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遏制了疫情在东莞蔓延。
2020年1月至6月10日,东莞累计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0例,其中治愈出院99例。有一名73岁的危重患者,经历39天ECMO(体外膜肺氧合)和70天的呼吸机辅助治疗后苏醒,体现了东莞高质量高水平的救治能力,更体现了东莞市委、市政府不惜一切代价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担当与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疫早期,医疗机构防疫物资非常紧缺,采购也十分困难,我市统筹各医院有限的物资首要保障和支援定点医院,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同时,各医院充分发挥创造力自制防护物武器,如部分医院使用塑料袋自制防护服和鞋套,利用有机材料自制防护面屏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防护压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21年,疫情仍在全球范围蔓延,病毒不断变异,东莞面临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巨大压力,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当年,东莞出现了“6·18”疫情、“12·13”疫情。
其中,“6·18”疫情是东莞与新冠病毒变异株“德尔塔”的首次交锋,2万多名医护人员经受烈日和暴雨的洗礼,16个小时内完成1100多万人的核酸采样,并在12小时内完成实验室检测及上传结果。在最长的白昼汗如雨下,在最长的黑夜无畏坚守,快速精准开展流调溯源,日夜兼程推进核酸检测,用心用情做好医疗救治和隔离点服务……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等抗疫主力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医护人员是抗疫主力军
千万东莞人与病毒赛跑,爱和温暖“陪跑”
在“12·13”疫情中,爱和温暖始终伴随东莞抗疫的全过程。医务人员、流调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群体冲锋在前,社会各界与大朗人民共担当,体现了高度的家园意识,用行动诠释了“东莞是我家”。千万人口与“德尔塔”赛跑的每分每秒,映照出一个个可爱的东莞人。
时间进入2022年,东莞出现了“2·24”本土疫情。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巧利介绍,2月24日疫情发生后,摆在东莞面前的是三年来最严峻、最复杂、最棘手的考验。成功处置“2·24”疫情后,东莞又接连应对处置“03·03”“03·11”“03·22”“03·30”四波本地疫情及多个外地关联病例,涉及19个镇街(园区)。
面对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隐匿性强的特点,东莞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33个镇街(园区)全部建立流调指挥中心,组建三级流调梯队3362人和后备流调队伍1733人;设置采样点4793个,设置非新冠定点医院10家;推进城市检测基地建设,全市核酸检测能力达118万管/天,排名全省第三;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各年龄段人群全程免疫率均位列全省第一。
经过市镇两级全力以赴、快速处置,截至6月底,全市今年累计处置22起疫情,每起疫情均在7天内实现社会面个案清零、一个潜伏期内扑灭,目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方法。东莞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筑牢人群免疫屏障。
截至7月5日,东莞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570万剂次、1433万人,完成全程免疫人数1308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924万人。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基数统计,东莞全人群全程免疫覆盖率124.9%。
▲市民扶老携幼以自身行动支持抗疫
努力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当前正值暑期和旅游旺季,人员流动性增大,因旅游和商贸等原因来(返)莞人员增加,近期我市已发生数起外省输入疫情和续发个案,疫情输入风险增大。
“我们将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动员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严阵以待、全面备战。”张巧利表示,全市将保持核酸检测抽检力度,对重点人群做到应检尽检;加强培训和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努力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持续开展新冠肺炎防控政策解读和防控知识宣传,动员广大群众发挥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自觉投身到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
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我市将进一步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继续以老年人接种为工作重点,积极引导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接种疫苗;同时有序推进18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和各类人群查漏补种工作,进一步筑牢人群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