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城市学院学子“三下乡”:用新媒体手段弘扬岭南文化
东莞+ 2022-08-22 16:30:40

在今年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东莞城市学院大学生融媒体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前往潮州、东莞两地乡村进行“多彩乡村”调研实践。他们采访调研了潮州潮绣传承人、东莞西溪古村、东莞粤剧发展中心负责人,深入乡村实地,感受岭南文化魅力,通过调研、采访、摄影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记录和了解乡村振兴、文化振兴,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岭南文化。

东莞城市学院大学生融媒体队是在学校大学生融媒体中心的基础上,经过报名、筛选成立的一支队伍。学生们利用自己会摄影、摄像、会做推文等特长,结合学校项目,去年为新丰县文广旅局拍摄照片和视频,获得了多彩乡村主题教育活动一等奖等殊荣,获奖作品的形式涵盖微视频类、摄影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今年是该队第二年深入一线乡村参与乡村振兴服务与调研。

队长吴锦鹏介绍说:“为提高团队作品质量,更好地了解和服务乡村,在参与今年的多彩乡村活动前,团队多次召开会议,相互探讨配合,最后拟定好了调研地点和行程方案。”

2021级学生石瑜是第一次参加“三下乡”,他们“以针为笔,绣出锦瑟年华”小组做足了准备,联系了潮绣传承人李静芳、宋忠勉等。

李静芳向他们介绍说:“潮绣中的垫高绣法是世界上所有绣种特有的,形成视觉上的立体感,就像浮雕一样。但是想要学会垫高绣这一绣法,需要经过很多年的经验积累和练习才能完全掌握。”李大师进入潮绣学习拜师学艺,一坚持就是四十多年,是因为不想让这门优秀的传统技艺失传,她的心中有着对这份职业的坚守,将学习和传承潮绣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宋忠勉是潮州市潮绣非遗传承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创作的潮绣作品共荣获国家级金奖6项、银奖5项、铜奖1项;获得省级金奖9项、银奖5项、铜奖9项。宋大师介绍,他的母亲和外婆都是从事潮绣工艺制作的。他从小就是在这种学习潮绣的氛围之中成长的,自然而然地也学会了不少的刺绣技巧,也因此为之后成为优秀的潮绣传承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参观的同时,小组成员还尝试了潮绣的绣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完成一件绣品是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的。石瑜说:“通过亲身体验之后,让我们对潮绣文化,对岭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这些传承艺人的敬佩之情也愈加浓厚。”

另一组组员邝文慧、陈文轩等同学在调查东莞麻涌粤剧发展中心时,深入了解到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精髓,是戏曲艺术的重要代表,是广东首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作为岭南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著名的“粤剧之乡”。

新时代春风拂槛,东莞市委、市政府对文化艺术越发重视,东莞粤剧发展中心应运而生。近年来,东莞市粤剧文化建设取得卓越成效。随着“粤韵金声”“戏曲进校园”“粤剧曲艺少年班”等活动的开展,东莞粤剧探索出了一条富有东莞特色的戏曲之路——扎根基层,建设民众喜闻乐见的粤剧文化。如今外界也因此重新认识这座历史悠久且散发着活力与朝气的粤剧文化之都。陈文轩说,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瑰宝,但如今却面临着青少年儿童不愿意学的困境,为让岭南文化传承下去,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此做出贡献。

文字:肖郅朋 通讯员 叶云峰 图片:学校供图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