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囍舍”的老房子里,感受新旧交融的多元文化;在老街旧巷的咖啡馆里,聆听老城新故事;在历史悠久的千角灯下,看年轻一代如何用他们的方式传承非遗……近年来,在大家心目中的“老城区”——莞城,除了闻名遐迩的西城楼、可园外,还有一批老街、旧宅、老行当在年轻人的努力下焕新颜、添活力。自本期开始,《莞城》报推出“潮流莞城”栏目,通过采访在莞城创业、工作、奋斗的年轻人,展现莞城新活力。
囍舍文创园里的咖啡馆
墙外藤蔓垂落、绿叶成荫,墙内咖啡香四溢,青年满座……在莞城安靖路,有一座特殊的“白房子”,这里之前是经贸中心宿舍,现在在冯润攀等年轻人的努力下,已经成为集咖啡馆、工作室、文创设计小店、精品宿舍于一体的囍舍文创园。每逢夜晚和周末,囍舍就会坐满年轻人,给这片安静的区域带来笑声和朝气。
囍舍文创园里的咖啡馆
老莞城讲起了潮流“新故事”
囍舍,是老旧小区“微改造”的成功案例。2019年,冯润攀将已经废弃的经贸中心宿舍改造成囍舍文创园,引起关注。“当时朋友带我来经贸中心宿舍看了三次,都完全没有投资的想法,因为实在太残旧了。”回想起囍舍文创园的创建之路,冯润攀感触颇深。他说,我在莞城读书,对莞城有很深的感情。尤其是安靖路这片区域,可以说是看着这条路从人来人往到安静人少的。“当时我就在想,既然我对莞城有这么深的感情,那么其他在莞城读书的学子肯定也是这样的。”
就这样,冯润攀和囍舍的故事开始了。首先是如何改造,这让设计师出身的冯润攀遇到难题。“当时考虑到这一带都是老房子,贸然刷一栋白墙显得太突兀。所以,最终我们想到要用‘修旧如旧’的方式,让囍舍融入莞城。”冯润攀说,囍舍是要融入莞城,而不是在莞城中凸显。因此,他在外观上保留水泥房的设计风格,而内部增添现代化设计,让囍舍“既新也旧”。
谈及囍舍名字的由来,冯润攀说,“舍”是居所,是家的意思;而“囍”则寓意好事。当初冯润攀来到安靖路,周围都是静悄悄的,偶尔路过的行人,也是以老人居多。老人说:“这里太静了,也没什么喜事。”于是,冯润攀当即决定,那就叫“囍舍”吧,发展文创园,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机会,对莞城而言亦是发展新文化的好事,双喜即为囍。
经贸中心旧宿舍现在蝶变为囍舍文创园
废旧宿舍里“挤”满了年轻人
从2019年开业至今,囍舍文创园已经走过了3个年头。在这3年里,冯润攀从未忘记囍舍的初心,那就是吸引年轻人、留住年轻人。冯润攀说,目前囍舍文创园的所有店铺已经全部租满。这也恰好说明其实不是年轻人不想回莞城,而是缺少一个地方让这群人回来。“把年轻人引回来,该怎么发展,怎么往前走,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方式。”
“囍舍的招商条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店主要比我年轻。因为囍舍的定位就是年轻人,所以我们要用年轻人的思维搞定年轻人。”冯润攀说,得益于囍舍年轻的创业者,他们通过举办音乐节、咖啡节等活动,吸引年轻人关注囍舍。现在囍舍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了来自南城、东城,甚至是长安、厚街的年轻人来玩。
过去,人们喜欢三三两两沏一壶茶坐在村口的大榕树下谈天,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闹市中找一处地方坐下来,和三五知己喝杯咖啡,聊聊理想。在囍舍文创园的带动下,莞城大大小小的老街旧巷开始“长满”咖啡馆,坐满年轻人。无论是年轻的创业者,还是年轻的游客,他们都在莞城续写着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