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由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省社科联原主席、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原主任田丰,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原主任、广州日报社原社长顾涧清,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原副主任黄淼章,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省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所长、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副书记陈池等组成的课题组来莞,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史论坛主题和东莞建设文化强市开展调研,并举行“海洋文化与古遗址保护”座谈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国锋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课题组对东莞在海洋文化与古遗址保护方面的工作表示了肯定,认为东莞充分挖掘海洋文化资源,高水平保护好海洋文化遗址。课题组建议,东莞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古遗址和文化遗存,它们是最好的教具,可以从多元视角出发,进一步挖掘海洋文化资源,通过拍摄纪录片、建设文化观光路线等,从文化上为“黄金内湾”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让东莞海洋文化在全省、全国的海洋文化建设中更加出彩。还可以串珠成链、文化赋魂,打造具有历史文化内涵、海洋风情、东莞辨识度、大湾区特点、国际影响力的海洋文化和文旅胜地。
接下来两天,课题组还将实地调研东莞海洋文化遗址及文化强市典型项目,结合“海洋文化与新发展格局”,就东莞建设文化强市和城市形象提升开展研讨。
延伸阅读:
东莞海洋文化与古遗址得到高水平保护
东莞高度重视海洋文化发展,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海洋文化与古遗址得到高水平保护。
东莞市海洋文化资源丰富,海洋文化古遗址有东莞村头遗址、蚝岗贝丘遗址、万福庵遗址、龙眼岗遗址等贝丘遗址和沙角沙丘遗址。其他相关文化遗存有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却金亭碑等。自然资源有沙田穗丰年湿地公园、威远岛森林公园、滨海湾中心农业公园、磨碟河湿地公园、东宝公园等。
东莞通过建立完善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体系,完善地方性历史文化保护法规,开展全市历史文化资源大排查,加强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严把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管理关,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和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较好地保护传承了海洋文化与古遗址。
依托威远岛优越的海洋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东莞充分挖掘林则徐销烟池、虎门炮台旧址、海战博物馆、沙角炮台、威远岛森林公园生态资源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与广州、深圳联合建设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努力打造“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和粤港澳大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结合滨海湾新区海岸带保护利用综合示范区建设,东莞加快推进威远岛森林公园、粤港澳文化街、滨海湾中心公园和磨碟河湿地公园建设,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空间。高标准规划建设滨海慢行通道、滨海栈道,采用人工恢复方式新建人工沙滩,建设滨海立体运动公园,定期举办滨海户外运动节等节庆活动,丰富沙滩、近海水上运动项目及创意活动类型,构建倡导全民健身的运动水岸,打造特色鲜明的滨海休闲运动基地。
此外,东莞依托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沙田穗丰年湿地公园、威远岛森林公园、滨海湾中心农业公园、磨碟河湿地公园等,发展海岸带生态休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