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呼海应 东莞力量②|山海情深 健康同行
东莞+ 2022-08-10 12:48:18

莞铜协作,山海相逢。山海情深,健康同行。

自2021年结对贵州省铜仁市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东莞在医疗协作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组团式”帮扶,实现东莞市级公立医院全覆盖参与,各镇街医院组团参与,已有39家医疗卫生单位结对帮扶铜仁33家医疗卫生单位,通过输出一套管理,选派一批人才,用真情真意培养一批业务精英,留下诸多先进技术,助推铜仁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东莞市中医院黄国彪

输出一套管理 专家接力推动一家医院崛起

“我用东莞市中医院的模板,结合铜仁市中医院的实际,重新修订了他们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工作内容等,有1000多页纸。”莞铜卫生健康协作医疗服务队队长、铜仁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东莞市中医院医务科科长黄国彪说。

2021年,根据粤黔东西部协作工作要求,东莞市中医院、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铜仁市中医医院建立结对关系,开展组团式帮扶。黄国彪被派往铜仁市中医医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协作帮扶。

黄国彪于去年11月30日到达铜仁时,铜仁市中医院从一家县级中医院升格为市级中医院仅仅两个月。医院的领导班子也没有完全搭建好,只有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黄国彪作为医院唯一一名副院长,履行的职责相当于一名常务副院长,要负责等级医院建设、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医疗运行管理等十多项工作。

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度调研,黄国彪摸清了铜仁市中医院的情况,并利用专业所长,将东莞市中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和铜仁市中医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医院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建章立制。“要让他们少走弯路,沿着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快速前进。”

“他的到来就是要在铜仁中医医院复制东莞管理模式,我对他充满信心。”铜仁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李陈说。

在改进医院管理的同时,还必须增强医院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真正让医院发展起来。

在深度调研之后,黄国彪提出一方面要补短板,另一方面要提升优势学科,把优势学科打造成标杆,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骨伤科是东莞市中医院的国家重点专科。为增强铜仁市中医医院的骨伤科诊疗水平,东莞市中医院先后派出多位专家,到铜仁实地指导1个月至3个月不等。东莞市中医院大外科主任黄中强、骨一科副主任邓怀东以及谢庆祥主任中医师、庄沙斌主任中医师、刘亮洪副主任中医师、吴文仁主治中医师等接力帮扶,给铜仁中医医院带去约二十项新技术,留下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手把手交出一批能够基本独立诊疗的学生。如今,原来一些需要到贵阳请专家到铜仁来开展的手术,在当地就可自主完成。就连远在湖南怀化的患者,都慕名到铜仁市中医医院做膝关节手术。

“这意味着一旦铜仁市中医医院的业务用房充足,可以马上对骨科进行再分科。我们争取在五年内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科。”黄国彪说。

“按照双方的协议,东莞市中医院只需要派三四名医生过来就可以,但医院党委从东西部协作的大局出发,提高了站位、用心用情帮扶,到8月已经先后派出有11名专家到铜仁。”黄国彪说。

在粤黔协作工作队铜仁工作组统筹协调和东莞市卫生健康系统的大力支持下,在铜仁市中医医院还成立了何军明名医工作站、黄绍刚名医工作站、黄中强名医工作站、李洁刘氏毫火针传承工作室等4个广东名医工作站。

与黄国彪一同到铜仁市中医院驻点帮扶的东莞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黄海燕帮助铜仁市中医院完善急诊科建设,并正在完善ICU建设。“今年六七月份,急诊科每天的门诊量超200人次,当地的医生说从来没有这么忙过。”黄海燕说。

“东莞市中医院的帮扶带动了我们干部观念、作风的改变,医馆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转变。我们也派出大量的干部和技术骨干到东莞市中医院去学习,通过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和技术骨干,带动医院全员像高铁一样共同发力向前奔去,为我们创建高质量发展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做好准备。”李陈说。

在东莞全力帮扶下,铜仁市中医医院正在崛起。

打造一个医馆 热闹古城中传承弘扬中医药

将目光从铜仁市中医医院新院区,转向铜仁市中心区域的中南门古城。在古城的繁华路段,矗立着一家中医馆——梵净医馆。它是铜仁市中医医院的一个门诊部,也是莞铜两地联合打造的医疗协作示范基地。

医馆的门前,摆放着广东凉茶,供路过的市民游客免费饮用。走进古色古香,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的医馆,就像穿越回到古代的中医医馆。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梵净医馆于数年前建成。铜仁市在今年初将梵净医馆划归铜仁市中医医院管理后,黄国彪全程参与了医馆的空间规划、诊室布局等工作。医馆内的设备也都来自东莞爱心企业家的捐赠。

医馆一层包括中医文化展示区、道地药材展览区等。贵州作为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在2021年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全省药用植物资源有73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铜仁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物资源,全市药用植物2000余种。以梵净山为核心的珍稀中草药资源多达1820余种,被称为“梵净药库”。在梵净医馆里,一重天井处微型百草园露天种植中草药50余种,还存放着400多种中草药标本。目前,梵净医馆正在创建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

在梵净医馆的二层,重点建设了莞铜共建治未病中心、莞铜远程会诊室、东莞专家诊室、东莞专家传承工作室、莞铜中医特色治疗室、莞铜专家学术交流室等“一中心五室”。

东莞帮扶医生每周到医馆开展3次坐诊。每周六,东莞帮扶医生会开展多专科义诊,同时,到医馆开展学术讲座、业务培训,铜仁市10县(区)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可以前往听讲交流。

7月30日,又是梵净医馆开展义诊的日子,照例吸引了不少市民群众前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市民郑从林,在得知爱人体验过梵净医馆的特色诊疗觉得效果还不错后,也来到医馆找医生诊治。他对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来自东莞的优质中医治疗赞不绝口。当天,东莞帮扶医生张仕伟和吴文仁则在医馆里为铜仁市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授课。

“以医馆为阵地,通过文化宣传、健康咨询、特色中医诊疗、知识讲座等活动,让中医药文化走近更多的人,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了解养生文化、感受中医药的魅力,让市民方便看中医、放心看中医、看上好中医。”黄国彪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到梵净医馆参观及就医总人数近4万人次,其中接待中医药科普参观的社会人士3万余人次。梵净医馆已经成为铜仁市拓展中医特色、传承中医文化的新坐标。

选派一批人才 助推提升铜仁整体医疗水平

东莞医疗卫生系统对铜仁的帮扶协作可谓不遗余力。

黄国彪介绍,目前,莞铜“组团式”医疗协有三种组团形式。一种是市级医院组团,已经实现东莞所有市级公立医院全部都参与到莞铜医疗协作中,如东莞市人民医院派出专家到铜仁市人民医院,松山湖中心医院帮扶铜仁市松桃县人民医院,滨海湾中心医院帮扶沿河县人民医院。一种是镇街医院组团,东莞各镇街(园区)组成十个组团分别对口帮扶铜仁市的10个县(区),东莞各镇街的医院也开展相应的医疗协作。

还有一种是医疗队组团。今年5月20日,东莞赴铜仁卫生健康协作医疗服务队(以下称“医疗服务队”)成立。担任医疗服务队队长的黄国彪整合医疗服务队资源,创新打破医疗协作的区域局限性,充分发挥东莞医疗资源优势,面向铜仁基层医护人员推广传授医疗技术,指导特色专科建设,深化“组团式”医疗帮扶。“铜仁的基层医院有什么需求,我们就近安排对口的帮扶医生前往指导帮助,并保持联系开展线上指导。我们在梵净医馆开展交流讲座,基层医院也可以派出医护人员前来参加。”黄国彪说。

东莞前往铜仁帮扶的医生,一茬接着一茬,一轮接着一轮。每一位医生都用心用情开展帮扶,留下技术,带出徒弟,助力提升铜仁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邓怀东医生在铜仁的三个月,帮助完成手术32次,开展新技术5项,手把手教导“徒弟”能够独立开展运动损伤手术。他返回东莞后,又先后多次返回铜仁帮助开展手术。每次都是周四坐高铁到铜仁,周五、周六做手术,周日返回东莞。有一次他返回铜仁从早上9点开始,5台手术做完后已经到第二天凌晨两点。谢庆祥医生、刘亮洪医生亦是如此往返多次,进行手术指导。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帮扶专家霍志成面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的患者,冷静应对,专业指导,带领当地医务人员仅用45分钟就成功救治患者,刷新铜仁市松桃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以来急性心梗的救治时间纪录。

58岁的东莞市石碣医院党总支委员、大内科主任、内科主任医师欧阳新根,临近退休却毅然前往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支医。去年9月,他对一名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者持续进行5个小时抢救,使患者转危为安。

东莞寮步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詹兵煌带着“传授东莞先进医学理念和自己近20年的临床经验、心得,跑好帮扶‘接力赛’,落实对口帮扶精准化成效,不断提升当地医院妇产科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的初衷,前往铜仁市印江县人民医院帮扶。

……

东莞医护人员帮扶铜仁的精彩故事不胜枚举。每一段故事都映照出深深的莞铜爱,浓浓的山海情。

文字:林朝丰 图片:杨智宏 视频:杨智宏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