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7日,东莞市作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东莞市文联礼堂隆重召开。大会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来东莞市作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对今后五年市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规划和部署。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机构,胡磊当选第六届东莞市作家协会理事会主席。
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陈昆,广东省作家协会组联部负责人周智,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国锋,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飚等领导,东莞市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成员以及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

接续前行,奋力助推东莞文学“异军突起”
会上,全体参会代表表决通过了东莞市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东莞市作家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监事会及主席团。胡磊当选第六届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王卫东、王虹虹、刘定富(柳冬妩)、吴诗娴、陈开红(雪漠)、林汉筠、莫华杰、陶青林、黄红艳(塞壬)、彭争武、谢松良、黎启天等12人当选副主席,李国斌(夏阳)、易翔、周齐林、赵勤、曾海津、蔡秋华(莫寒)等6人当选主席团成员,蔡秋华(莫寒)兼任秘书长。
大会对东莞市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东莞市作协第五届理事会主席陈启文作了《东莞市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2018年以来,东莞市作家协会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领导和广东省作协、东莞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在全市各镇街(园区)作协分会和广大文学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谋划文学发展,通过抓活动、抓创作、抓组织,锻造文学品牌,丰富文学成果,提升服务质量,取得丰硕成果,充分团结了东莞广大文学工作者,有力推进了东莞文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凭借着出色的工作成效,2021年,东莞市作家协会被中国作协授予“全国基层组织先进集体”称号。
会议提出,随着换届工作的交接完成,东莞市作家协会将紧紧围绕东莞“双万”城市新起点新目标,围绕听党话、跟党走、出精品、出人才的核心任务,围绕建设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学服务三支队伍,培育有特色、有实力的作家群体和文学评论队伍,建设有担当、有作为的文学服务队伍,通过做好题材规划、搭建创作平台、突出主题创作、提升创作队伍、加强文学评论、整合社会资源等举措,锲而不舍打造“文学莞军”,助推东莞文学实现“异军突起”,奋力开创新时代东莞文学事业新局面。

东莞作协主席胡磊:做好东莞作家抱团取暖的抱薪者
新当选的东莞市作协新一届理事会主席胡磊表示,“作为本届作协主席,我将严格遵循本会章程,并按章程赋予我的职责和使命,竭尽所能地接好接力棒,做好东莞作协接力传承的新义工,做好东莞作家抱团取暖的抱薪者,做好东莞文学事业的点灯人。”
胡磊认为,东莞文学是国内文坛富有朝气的文学板块,如何用文学再现和叙写广东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挖掘岭南人文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是东莞作家的使命和责任。中国当代文学一直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里最具活力和可塑性的文化力量,当代作家也最积极于拥抱信息化的科技变革,持续推进文学在艺术、文创、旅游、教育乃至科技、民生各方面突破创新、跨界融合,真正成为日常社会生活不可分离的部分。
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飚在大会上作了讲话。他向历届作协理事会和长期以来为作协成长发展奉献的热心人士以及广大作家表示敬意,勉励东莞市广大文学创作者把文学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高擎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号角,以扎实之功、出彩之笔,努力展示东莞发展新气象。他希望东莞市作协抓好党建引领、重视主题创作、提升队伍建设、搭建多元平台。

广东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陈昆在大会上致辞,他向新当选的新一届东莞作协主席团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东莞是一块诞生奇迹的土地,也是一个催生文学的摇篮。东莞市以坚实的文学实践建构了经济与文学、文学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为繁荣全省文学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东莞市作协第六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团结一心,凝聚共识,描绘发展蓝图,吹响奋进号角,必将在东莞文学发展进程中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陈昆还向东莞市广大作家提出几点希望,一是要坚定把握守正创新的文学方向。二是要深刻抒写扎根人民的精品力作。三是要积极推进服务高效的作协工作。
东莞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版图之一,是国内文学的重镇,本次东莞作协换届得到国内文学界的高度关注,广东中山市作家协会,江苏南通市作家协会,江西上饶市作家协会、九江市作家协会,湖南岳阳市作家协会,广西贺州市作家协会,北京西门头沟作家协会,陕西延安市作家协会,四川巴中市作家协会,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作家协会,辽宁省沈阳市作家协会等国内30多家兄弟城市作家协会纷纷发来贺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