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沥“斗牛大会”③丨“行进中的党课”走进横沥,“四小园”背后的建设之道
东莞+ 2022-08-05 20:42:10

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以及“三清三拆三整治”后的空间土地该如何处置,才能做到物尽其用,并且尽量做到美观,让这些边角料地方的环境与整个村庄的环境相协调。答案便是建设“四小园”,将闲置的荒地利用起来,让其发挥实际作用。据介绍,入选的十大最美“四小园”均体现出横沥历史文化底蕴、人文内涵丰富、生态优质优美等特色,更好地展示横沥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和旅游知名度及影响力

十大“最美”竞争前三“最牛”

记者获悉,十大最美“四小园”评选活动由横沥镇人民政府主办,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承办,活动旨在激发横沥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挖掘和树立典型,为各村(社区)在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中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你们心目中的‘四小园’到底是怎样?”“建设好‘四小园’一定要想方设法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进入现场“斗牛”环节,十大最美“四小园”村代表轮番上阵,以图片展示和现场解说的形式,晒“经验”、晾“成绩”,为本村“四小园”打气拉票。台下的观众、嘉宾则呐喊助威,活动现场气氛活跃。

十大最美“四小园”到底美在哪里?且听村代表说——

穿行树林小径,园内绿草如茵……长巷村代表介绍道,该村依托深厚的香氏历史文化,巧妙融入古韵园林建筑设计,从一块杂乱无章的闲置地摇身一变,集“生态、休闲、静谧”为特色的香氏文化主题公园。

“改造前,村前塘南岸泥泞不堪,房屋破败。”隔坑村代表回忆起隔坑公园以前的状况颇为感慨,如今公园里有步行小径,有隔溪,有古榕广场,溪水塘水清澈见底。村民们在这里娱乐,锻炼,玩耍,观鱼亲水。

最能发动多元力量建设的“四小园”当属半仙山村“益企啡吧”边角花园,通过升级改造闲置的旧房、危房,发动党员、志愿者和村民共同种植或者添置矮小绿色植物或者易于打理的花卉,将之前脏乱差的村角、墙角、屋角改造成一个靓丽的村景一角。

经过激烈角逐,获得前三名的最美“四小园”分别是:隔坑村隔坑公园、山厦村张九龄公园、张坑村相牛文化公园

此外,活动还对获得“东莞最美乡村”的山厦村揭牌。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山厦村以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在对山厦公园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全力推进巷道硬底化、明渠改暗渠等零星工程,同时对公园周边的旧房屋及建筑物进行“立面彩绘改造”。同时对村内的闲置用地进行了微改造,摇身一变成为村民菜园,不少村民喜笑颜开。

“行进中的党课”走进“斗牛大会”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也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基层书写的一堂生动党课。本次“行进中的党课”走进横沥镇乡村振兴“斗牛大会”,通过创新党课形式,分享“四小园”建设背后故事,立体化呈现横沥乡村振兴的成果,全面揭示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和先进经验。

“行进中的党课”搬进家门口的景点,横沥党员干部感觉特别亲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临其境。互动访谈环节,山厦村党总支书记张锦容、隔坑村党委书记吴进芬、张坑村党总支书记张锦亮一起回望“四小园”的变迁史,“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最开始统筹闲置地、破旧屋等资源的时候,很多村民不了解‘四小园’改造的意义……”课堂里,吴进芬介绍,为了把村里改造建设的难点变成闪光点,隔坑村在2019年成立共治协会,人员有监事会成员,有党员,还有村民代表。在共治协会的基础上汇聚起党群、干群同心勠力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村民幸福感大大提升,做到共享美丽隔坑。

横沥最早的“四小园”在哪个村呢?答案是山厦村。张锦容透露,河堤小公园是一个党群共建的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成功事例。以前河道两边有很多柴间猪间、果树青苗,整治过程中,村“两委”干部和老党员多次到不满意方案的村民家中协调解释,最终得到了村民的支持才开展工作。经过整治后,河道周边环境干净整洁了,河水清澈了,臭味消除了。

横沥牛墟作为广东省三大牛墟之一,百年牛文化历史悠久。张坑村是横沥乃至全市闻名的相牛故里,目前全村有“牛经纪”10余人。“广东好人”“牛经纪”张杨锦,用70多年如一日践行“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将其作为张坑村相牛文化的核心精神。在打造相牛文化公园,公园内风景墙生动地描绘了相牛场景和技艺,希望“诚实守信”的品质也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我们将继续发扬牛精神,塑造牛品格,弘扬牛文化,全力以赴做好村内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好。”张锦亮表示。

党建观察

乡村振兴“横沥做法”值得推广

党建引领,身边人讲身边事,家门口的党课充满感染力。作为党建观察员,东莞市委党校副教授王鹏也沉浸在这堂创新党课中。在他眼里,横沥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以“四小园”为抓手,通过小投入、微改造,实现了大变化,这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鲜活案例,“横沥做法”值得推广。

王鹏为现场党员干部梳理了横沥乡村蝶变的经验与启示。他表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党建引领,多年来横沥把党建引领作为第一抓手,特别是把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整合各种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当中,并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王鹏举例说,各村(社区)在建设“四小园”过程中,起初有些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参与,那怎么办?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带头冲到前面,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田,在党员的带动下形成了干实事的良好氛围,解决了有人建没人管等现象。

其次,美丽的“四小园”体现了我们党以民为中心的宗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牢牢把握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理念。不少村民在建设“四小园”中,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参与者变成主导者,种上瓜果和花草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营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

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业,需要久久为功,这就需要抓手和方式方法。王鹏认为,横沥坚决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全力抓好五大振兴,通过“一村一品”工程,打造出横沥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特别是搭建了“斗牛大会”这个创新平台,从此乡村振兴成果有了展示的舞台,有了比拼赶超的场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横沥将继续擦亮美丽乡村名片,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字:袁健斌 图片:潘畅 通讯员 黄柏容 视频:杨智宏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