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横沥镇乡村振兴“斗牛大会”——美丽圩镇创建之十大最美“四小园”评选活动成果发布会举行,现场揭晓了十大最美“四小园”名单。入选的“四小园”皆是因地制宜,通过开垦种植、见缝插绿,种植蔬菜等方式打造出群众心仪的“后花园”,成为横沥打造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的“点睛”之笔,营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十大最美“四小园”都有哪些?
1、长巷村香氏文化主题公园
长巷村依托深厚的香氏历史文化,巧妙融入古韵园林建筑设计,从一块杂乱无章的闲置地摇身一变,集“生态、休闲、静谧”为特色的香氏文化主题公园。穿行疏林小径,园内绿草如茵,繁花点缀,凤凰木明艳挺拔,芭蕉翠竹,错落有致,一步一景,颇有纵情旖旎风光。

2、六甲村融和小园
小园有红砖绿瓦,有生机盎然的菜池,有万紫千红的花坛,有苍翠的老果树,有平整美观的小路……这一幅幅充满乡村风情的画面,在改造之前,却是29间危旧瓦房、破烂猪栏和杂草丛生的闲置地。经过“三清三拆”和精心设计,在不改变原宗地权属范围的前提下,保留老果树,清污清杂,场地平整,铺砌石砖路径,利用红砖围设多个小花池、小菜池和小树池。

3、山厦村张九龄公园
一代名相,风骨光耀千古。山厦村是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后裔迁徙至此定居而立村的,“张九龄精神”一直激励山厦村村民崇德立信、精诚爱国。为弘扬“张九龄精神”,山厦村建设张九龄公园。园中能看到张九龄诗词经过千年岁月依然熠熠生辉,山厦村乡村振兴注入了历史,注入了人文精神,提高了文化内涵和品位。

4、山厦村河堤小花园
这是沿着河堤建设的小花园,集实用与美观于一身。曾几何时,这一段河堤杂草丛生、“脏乱差”。乘着“四小园”建设的东风,山厦村对山边、水边、塘边进行综合整治,对河堤两边的废弃猪间、柴间进行拆除,使危房变花圃,荒地变菜园,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自建成以来,河堤小花园绿水依山,鸟语花香,成为该村一道美丽风景线。

5、半仙山村“益企啡吧”边角花园
多元力量参与,建设绿色环保生态环境,这是半仙山村“益企啡吧”边角花园的最大收获。通过升级改造闲置的旧房、危房,发动党员、志愿者和村民共同种植或者添置矮小绿色植物或者易于打理的花卉,将之前脏乱差的村角、墙角、屋角改造成一个靓丽的村景一角。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参与者到引导者,让村民进行议事协商,这是“边角花园”建设的最大收获。

6、隔坑村蚬乡古巷小公园
小公园改造前是八家农村破旧泥砖房,是该村的卫生黑点。改造后,增添了隔坑村古巷的韵味,将铲蚬特色文化制成墙绘,让来往的群众感受到隔坑村的人文历史。另外,通过党员责任岗和隔坑村社会综合治理分区责任制,落实该小公园的卫生和管护,成为周边村民散步悠闲的公共空间。

7、六甲村海南花园
海南花园位于六甲村居民区中央,四周均有村民居住,其前身是两排废弃破烂的猪栏和一些破旧牛间危房,环境的乱脏差和危险性严重影响周边村民居住的舒适感和安全感。通过大力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将其整治成小花园。海南花园采取党支部认领管护模式,党员志愿者对花园进行日常淋水、修剪及卫生保洁等维护工作。海南花园的建成,提升村民的舒适感和安全感,也成为村民家门口的小花园。

8、隔坑村隔坑公园
2021年,隔坑村充分利用市镇乡村振兴政策,把“村前塘周边环境整治”项目并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打造出极具亲水体验的隔坑公园。现在公园里有步行小径,有隔溪,有古榕广场,溪水塘水清澈见底。村民们在这里娱乐,锻炼,玩耍,观鱼亲水。改造前,村前塘南岸泥泞不堪,房屋破败。

9、张坑村桂湖公园
桂湖公园建于2007年,公园里有一湖,名为“桂湖”,故公园名为“桂湖公园”。结合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和“一村一公园”项目,张坑村对桂湖公园的景观进行升级改造,新增公园石标、人行道升级、新设儿童娱乐设施等。升级后,桂湖公园为村民提供了集环境优美、健身运动、文娱活动为一体的美丽休闲公园,凭借其地域的特殊性,使得一跃成为村民最喜欢前往的休闲娱乐场所。

10、张坑村相牛文化公园
张坑村遂以相牛文化为主题,打造了张坑村相牛文化公园,公园内有休闲步道,有能反映相牛文化和技艺的风景墙。在这里,更突出以拥有70多年相牛经验的“广东好人”张杨锦为典型代表人物。相牛70多年如一日地践行“一诺千金”。这样活生生的身边例子,成为张坑村相牛文化的核心精神,更是相牛文化公园最感人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