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溪水村的“航灯”
刘庆华
阳光灿烂,万里无云。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我随东莞日报社采风团赴茶山开展“5·19”中国旅游日东莞文旅主题系列活动。

▲俯瞰寒溪水村
来到寒溪水村观摩,文友们无不热血沸腾。这是一个有着800年历史的村庄,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风貌依然,向世人诉说着她的风雨沧桑和红色故事。导游告诉我们,寒溪水村凭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革命旧址,以及罗氏族人的打拼精神,2019年入选东莞市首批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名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属于先试先行。
而今,精品村建设工程已全面完成并免费开放。碧波荡漾的宽阔池塘,诗意撩人的小桥流水,蜿蜒曲折的亲水栈道,设施齐全的文化公园,古朴壮观的罗氏祠堂,肃穆庄严的革命史迹陈列馆,还有摒除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习俗以夫妻名字合成命名所建的方壶公祠等,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走进占地面积147平方米的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上图)1号馆时,我的心腔骤然紧缩,空气似乎凝固。墙壁上展示着抗日英雄罗允俭(1895—1969年)、罗允本(1902—1944年)兄弟为国捐躯及罗涛、罗慧贻等革命英雄的照片和事迹,我一边细细观摩,脑海里一边回放战火纷飞的场景。
1939年10月,时任惠州杨村宪兵大队长的罗允俭率兵与在大亚湾登陆的日军血战后,撤到家乡继续抗战,却被汉奸告密。日军赶到寒溪水村包围了罗允俭,并抓捕村民作为要挟,又纵火焚烧房屋。为了孩子和村民免遭日军杀害,他以牺牲自我的精神,从屋顶攀爬而出,被日军枪杀。得知兄长牺牲的消息,时任国军连长的罗允本化悲痛为力量,在前线更加奋勇杀敌。1944年5月,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罗允本与日军激战英勇殉国。还有罗涛(1922—1992年),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江纵队南政治部宣教干事、路东税务处政治委员、中共广东省委调查部副部长……
接着,我们参观了占地面积439平方米的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2号馆,罗立斌(1917—2009年)、罗克明(1920—1998年)、罗柱(1912—1998年)等红色革命人物的事迹,让我们深为感动。

两个展馆的面积虽然不大,却浓缩了寒溪水村罗氏家族的革命篇章,在我们的心海里清晰播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寒溪水村罗氏家族竟涌现出了多名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物,怎能不让人震撼和感慨!这不仅是罗氏家族世代传承的血气,也是一种永不磨灭的家国情怀。
一个英雄的村庄,一个善良而有血性的族群,历来有着不负众望的责任与担当。翻开《中华罗氏族谱》,我看到了一段怦然心动的记载——
“宋中宪大夫、诰封吏部尚书、授世袭锦衣卫、南雄府学禀贡生、岭南世祖讳贵,号琴轩,乃宋开国功臣彦怀公七世孙也。妣金氏夫人、田氏夫人。原居南雄府保昌县始兴郡牛田坊沙水村十四图珠玑里。
“宋高宗建炎三年已酉岁,帝妃苏氏,一时不慎,失调雅乐,致触帝怒,斥居冷宫。旋获宫女之助,逃脱出宫。至关口,遇黄贮万运粮至京。船泊关口,苏妃哀求黄收留,匿于粮船。黄见其美艳,允挈南下回籍,匿藏家中。后为家奴刘壮宣泄其事,传扬至京都。宋帝大怒,乃敕兵部尚书张英贵严办。张尚书拟先将牛田坊所属夷为平地,然后建立兴良平寇寨。幸得我贵祖姊丈梁乔辉,时任职兵部,先悉此事,急遣家人星夜赶至珠玑里,密报我贵祖。贵祖以大祸骤降,密商于乡里,立即向县衙申请迁徙,以免遭受无辜杀戮。
“宋绍兴元年辛亥正十日,奉准南徙。于十六晨,齐集族戚友三十八姓,共九十八户,由我贵祖统领,各携妻挈子,分水陆并进。至三月十六日方抵至冈州(新会),得到当地人士龚应达接应,并协助向政府告案立户,避过此场灾害,各得安居乐业。”
从此,罗氏家族在岭南开枝散叶。据《中华罗氏族谱》记载:“生公,号聪二郎,于明正德十二年,卜籍茶山,为茶山罗氏始祖。”
茶山寒溪水村的罗氏英雄人物,正是承袭了先祖罗贵冒险救“三十八姓共九十八户”于水火之中的义薄云天精神,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救国救民。他们如一盏盏永不熄灭的航灯,照亮正确的方向,引领新一代在建设伟大祖国的征程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