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旗峰雅韵丨莞邑端午④:陆上亦能扒龙舟 载歌载舞庆升平
东莞+ 2022-06-12 22:31:56

东莞龙舟月过半,各项活动正此起彼伏、源源不断,这些丰富多彩、早已融入市民生活的传统民俗,而今以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等待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其中,潮流时尚与传统文化碰撞出的全新体验极为生动,也让莞邑端午的美好时光更加璀璨亮眼。

东莞龙舟月活动内容繁多,龙舟竞渡是其中最主要的活动,无论传统习俗抑或当下的文化内核,大多均为围绕龙舟而展开呈现。而每当说起龙舟竞渡,大家脑海里浮现的自然是江河湖海上的劈波斩浪,但在东莞,除了“广中龙舟,东莞最盛”的水上竞渡外,陆地上也同样有“扒龙舟”活动——本期“旗峰雅韵”文化专题之“莞邑端午”系列报道,将重点揭示那些看似少有人了解、但同样特色鲜明的陆地扒龙舟,看看另一种形式的“龙舟”如何扒、游、舞、斗、唱,并以此作为此次专题收官篇章,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更加深刻感知本土特色民俗文化,领略活力东莞的千年魅力。

 

旱地亦能舞龙舟

悠久历史在其中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入夜时分,厚街镇桥头村下辖的各个村民小组都会举行一场烟火缭绕、喜气洋洋的节日盛会——旱地舞龙舟(又称“舞木龙”)。只见男女老幼少则数百,多则上千,择定良辰吉时,齐聚于村中祠堂举行简单的祭请龙舟仪式,随后由锣鼓队引路,巡游全村。

舞木龙过程中,烟火闪亮,龙头舞蹈,树影摇曳,兼有锣鼓助兴,角狼牙旗助威,喝彩之声此起彼伏,沉浸其中,最能享受节日欢乐。该活动一般晚间八点开始,十时左右结束,每年延续,风雨不改。

▲厚街镇桥头村的端午舞旱龙习俗,承载着绵延数百年的乡情回忆

舞木龙是厚街镇桥头村世代相传和特有的民间习俗,现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相传,桥头村舞木龙习俗自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始,而有文献记载的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鳌台王氏族谱》就曾描述道:“端阳后三日,乡之农人刻木为龙,招集四方,互相角戏,士女环视如堵,亦胜事也。”故该习俗至少在厚街流传了近600年历史,且广受老百姓欢迎。

▲《鳌台王氏族谱》有关舞木龙的记载

如今,桥头村舞木龙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端阳后三日”,而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入夜时分就开始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各村民小组于“吉时”到各自的祠堂祭请龙舟。所祭请的龙舟为造型精致的木制龙头,一般长约1.2至1.5米,重约15公斤,由额、角、眼、嘴、须等组成,额头方正,角是肉角,两眼外突。龙头脖子后背描有地名或者制作人姓名。按照当地的习俗,新买回来的木龙头,并不能马上使用,必须经过“开光”、采青两大祭请仪式以后才能用。人们期望通过这种虔诚的仪式,带来大吉大利的福祉。开光仪式在祠堂里举行,由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辈来主持。

祭请仪式完成后,由锣鼓队引路,巡游全村,村民尾随而行。巡游过程重在“舞”,通常由品行端正、身材高大的青年村民双手举起木龙头,两边队员举着刚砍来的青树枝,汇成龙身龙尾,模仿扒龙船,喊着“嘿哟嘿哟”的节奏前进。舞木龙的队伍可长可短,视参加的人数而定,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凡参加者均举树枝。队伍环各村而游,当木龙巡游至村民家门之际,皆以鞭炮相迎,并设茶水招待。游龙过程热闹非凡,甚是壮观,尤其两队相遇,或到村广场集中表演时,人们尽皆高呼,仿如龙舟竞渡,木龙“互相角戏”(相斗)一番,活动氛围直达高潮,非常热闹精彩。表演结束后,舞龙头者才原路返回至祠堂放回龙头,尾随者也跟随至祠堂放下树枝,再由村中族人集中晒干后当柴火用。

 

每逢端午游木龙

“神手”担重责

端午游木龙,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七和初八这两天举行,是东莞市常平镇横江厦村世代相传、特有的民间活动。与厚街镇桥头村的舞木龙同列为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习俗缘起、内容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相同之处,如习俗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时间相近;不同之处,如举办的固定时间不同,内容上侧重不同:一个侧重“舞”,一个侧重“游”。

▲常平镇横江厦村的“旱龙节”游行历来氛围火热

首先,横江厦村旱木龙巡游的时间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七和初八这两天。这两天是横江厦人欢庆的节日,更是全村的“狂欢节”,每年的此时此刻,外出打工者、侨居外地者,都会不约而同地回到横江厦村,回到旱木龙巡游的队伍中,回到祖辈古老的精神世界里。

其次,横江厦村旱木龙巡游的工作,主要由村里的“神手”来负责。神手是由本村当年结婚的男子担任。当年结婚的男子,结婚后必须到祖祠里报名,并排队当神手。每次巡游,村里都选取12名已婚男子来当神手。由于村子大,人口多,当年结婚的男子不一定当年就当上神手,如果当年当不上,顺延到下一年。每个已婚的男子都能当神手,且一生只有一次担任。如神手的兄弟众多、父母双全、家庭和睦、人品端正,则称为“好命神手”,负责抬神像走在游木龙队伍的前面,其他神手的义务是维持巡游的秩序,并负责煮“荷包饭”给舞木龙的人吃。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六,担任巡游的十二个“神手们”就集中在一起,分别从上一年存放在上围和下围两个自然村的“宗祠仓堂”里,拿回用香樟雕成的一公一母两条木龙,“请”到村里的祠堂安放。而初七这一天,村民们则焚香沐浴,穿着打扮,聚集一起,在长者的带领下,敬神拜祖,祈求平安。上午十时左右,由六个壮汉分三人一组,两人抬龙头,一人舞龙尾,各抬着一条木龙,由神桥引路,顺时针沿着村边大路,绕着村子巡游一圈,用时约为两个小时。巡游队伍一路敲锣打鼓,燃炮鸣铳,欢声笑语。回到祠堂前,两龙必有“趣斗”,因为在巡游时,人多路窄,两龙争风,略有不服,所以到了庙前地平开阔,两龙便开始斗起来,众人争上前围观。此为巡游的压轴戏。在村民们围观之下,两龙有时会从“趣斗”变成“恶交”,好在有十二名“神手”拉开相劝,才相安无事,寄寓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次日,按昨日路线再逆向巡游一圈后,木龙归位存放,一年一度的旱木龙巡游到此结束。

厚街镇桥头村的舞木龙时间为晚上,横江厦村游木龙在白天。龙头会插鹿角,用红布带托住,不能动,要扎得美观,还抹上红,表意吉祥。每条龙有一只龙船鼓和一只锣跟随。鼓与水上龙船的鼓一样,鼓围是直竖的:与狮子的拱形鼓围不一样,因此具有不同的音质,锣与狮子的锣相同。当然,横江厦游木龙虽然侧重“游”,但也有“舞龙”成分,如上文所描述的“趣斗”等,同样象征“扒龙船”仪式。此外,“扒龙船”还会以敲龙舟鼓、打龙舟锣和吃龙舟饭相似的“荷包饭”来表现。“舞龙”队伍则戴“舞龙帽”,凡游木龙的服装可以自备,但头上戴漆桐油的竹帽则须统一,竹帽加上鹿角形似龙头。

 

龙舟竞渡融合曲艺文化

“民间说唱”别具内涵

有意思的是,从厚街镇桥头村到常平镇横江厦村,再到虎门镇怀德村等,这些曾经邻水、后来居陆的地方都有类似的旱地扒龙舟活动。当地青年们有的腰系腰鼓,有的以木棍作划船状,以有节奏的“啊阿!啊阿”叫唱伴奏,仿龙舟竞渡,边叫边前进。人群踊跃,人声鼎沸,声威大震。在傍晚时,先由长辈祭祀,更有专人上门念诵《祭祀龙舟歌》。

当然,由端午龙舟演绎出来的音乐还有龙舟说唱(又称“唱龙舟”,或简称“龙舟”),是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最早的龙舟说唱始于清乾隆年间,一人一锣一鼓便可演绎:胸前挂着小鼓和小锣,边唱边敲,沿街卖唱。它与南音、木鱼书一起,广泛流行。东莞龙舟说唱主要分布在城区片及水乡片地区,说唱艺人没有女艺人,且多为盲人,说唱内容则远比祭祀龙舟歌更加丰富,并在历史演绎中超越了端午节的时间概念,全年凡有大的民族节日或各种喜庆场合,均可见龙舟说唱艺人的身影。尤其每年春节,他们更是上门说唱短篇,以求得一碗米,一家一碗,亦是可观。春节上门的说唱,以贺喜为主,也称“新年歌”。那些驻守村中说唱的,还会说唱长篇故事,其长篇与木鱼书一样可演唱多个夜晚。

▲2013年,67岁的石碣龙舟说唱第三代传人卢锦全在家中进行表演

龙舟说唱以白话(广州话)演唱,多以吟诵的方式,边唱边敲。唱词则以七言韵文为基本句式,四句为一组,腔调朴素粗犷,诙谐流畅有趣,宜于叙事抒情,具备“讲故事”的功效,富有宣泄效果,富有乡土气息。内容上,从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到时事新闻几乎无所不包,颇为丰富。过去,龙舟说唱的艺人,大都在城乡挨家串户演唱。演唱内容多为吉利词、祝颂词,或根据住户身份的不同,如经商的、教书的、做官的等等,临时编唱适合住户身份的祝颂词,这种就是所谓的“吉利龙舟”。

吉利龙舟寓意着一切大吉大利,艺人为迎合人们美好的愿景,专拣顺耳、吉利的话来演唱。当时人们都希望国泰民安,家庭美满幸福,于是在意识里,那些吉利词和祝颂词就起到催吉避凶的作用,人们也倍觉心安理得。特别是春节,人们催吉避凶的愿望更加强烈而且心情特别好,自然爱听吉利的话,于是,吉利龙舟备受青睐。一曲唱毕,住户满心欢喜,自然会慷慨解囊,赠予半斤白米,或给予一毫几分。当然,由于民间艺人识字不多,且多为口耳相承,流传下来的曲目并不多。

 

小结

善用文化遗产

讲好东莞故事

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东莞各地举办了诸多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很好地展示了东莞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成效。就端午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言,在东莞就有11项相关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有2项,省级非遗项目有6项,市级非遗项目有3项。这11个项目中有超过一半项目与龙舟相关。本期所述的厚街镇桥头村的舞木龙、常平镇横江厦村的端午游木龙,以及流行东莞城区和水乡地区的龙舟说唱等皆在其中,都体现着深厚的民间信仰和民间崇拜,富有民俗价值、文艺价值、历史价值等多重价值,值得我们加强保护和传承。

如厚街镇桥头村的舞木龙、常平镇横江厦村的端午游木龙的习俗来源,都相传本村原来是有赛龙舟习俗的,但由于沧海桑田,早已没有了大河,赛龙舟已不可能,人们为保留端午节龙舟竞渡风俗,颇费心思,用“舞蹈”的形式模仿在河上“扒龙船”,久而久之,日益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采,并承袭下来,直至今天。它寄托和表现了人民大众的审美心理和民俗信仰,在龙的身上,寄托着人生最美好的愿望与向往。

再往细说,比如,在桥头村的舞木龙仪式中,木龙头后边参与的村民高举青树枝同样富有民间文学价值和民俗价值。据说这是纪念一条大青蛇。相传有一年发生瘟疫,大青蛇衔着青树枝而来,被人误会而斩死,丢入河中后青蛇化作巨龙腾飞而去。人们方知青蛇是来救人的,察看树枝,是一种中药,忙叫人们上山斩伐,煎水来饮,果然消除了瘟疫。富有民间文艺价值和民俗审美价值。

不管是厚街镇桥头村的舞木龙,还是常平镇横江厦村的端午游木龙,都是当地的大众节日,深受当地人和当地籍海外侨胞喜爱,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这些习俗传承数百年不息,不仅有利于增强集体意识、发扬团结合作精神、增强群众身体素质,加强人与人、村与村的社会交流,加强沟通、增进感情,对研究东莞民俗、文化、历史也有一定的价值,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文化财富。

东莞龙舟说唱,其内容涵盖了众多广泛流传的古典民间故事与传说,尤以描述岭南地区的生活琐事见长,并掺杂当地的俚言俗语,蕴含大量的民俗信息,同样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学价值、音乐价值和民俗价值。其中,民间文学价值体现在词曲内容的是“草根性”:它的曲目,部分来自艺人自编自唱,部分直接把木鱼书改用龙舟歌演唱;题材内容多样,语言通俗、生动,对民间文学保护和发掘具有积极的意义。音乐价值表现在它融进了粤剧、粤曲,演唱时既不用锣鼓,也不用其它乐器伴奏,只由演员清唱,它在组织粤语唱词、“问字求腔”等方面的经验,对粤剧、粤曲唱腔改革有参考价值。

举一反三,见微知著。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先人智慧的沉淀与结晶,镌刻着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东莞的非遗文化既承袭了中国优秀传统习俗和文化,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带有浓郁莞邑特色,体现了南粤民间的审美情趣和传统习俗,对传统民间美学和文化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做好保护和传承,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讲好东莞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好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常平镇实验小学开设的“旱木龙”剪纸课饶有生趣

 

▲2021年5月开始,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万江文化服务中心、万江街道滘联社区共建“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项目启动,以探索传承、发展龙舟文化的新模式,推动正丫湾文旅融合发展,让群众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通过文旅融合新模式,推进龙舟会客厅、龙狮驿站、少儿龙舟训练基地、有龙营地、龙舟制作工坊、启农部落等文旅场所建设,进一步推动龙舟文化研究、打造龙狮文创IP,深植龙舟文化和弘扬龙舟精神

 

 

参考资料:

1、《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下两册):何环珠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12月版;2、《东莞风情录》:张铁文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版;3、《广东新语》:屈大均著,中华书局1997年12月版;4、《广府民俗》:叶春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

 

专题监制:张树坚

专题顾问:李炳球

专题策划:雷石鹏 虞清萍

专题统筹:刘爱琳 龙小晖

本期撰文:沈汉炎

专题出品:都市新闻部

 

文字:沈汉炎 图片:郑志波 郑家雄 东莞日报资料图 编辑:王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