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故事拾遗①|遗迹鉴千秋,销烟伸正气——林则徐销烟池旧址
东莞+
2022-06-01 15:17:47

林则徐销烟池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个销烟池为正方形,边长五十余米。当年为防止鸦片的渗漏,池底平铺石板,池的边缘栏桩钉板;池面搭起跳板,以便民夫站在跳板上反复翻搅,使鸦片彻底销化;池后设有引水的水渠,以便车水入池,池前设有涵洞,用来排放残渣废水;为防止闲杂人员入内,在池岸四周设置了木栅栏,使之成为一个封闭的禁地。整个销烟池的设计科学、实用。
或许有的朋友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是两个水池,不是用火烧的吗?
原来,林则徐考虑到,如果按照老办法,将鸦片拌桐油燃烧,鸦片的残膏余沥渗入土中,挖土取泥,仍能提炼出鸦片。于是,他想到挖池浸化之法,用盐卤和生石灰彻底化解鸦片。
朋友们,两百多万斤!如果换到现在用4吨载量的卡车来装,就要297辆!如此巨量的鸦片为什么倾销到中国?
在正常的中西贸易,西方处于逆差地位,面对巨大落差,殖民者终于找到带着血腥的“商机”——鸦片。
鸦片给英国国库带来源源不绝的白银,而给中国及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曾有这样的旧民谣说出了鸦片的祸害:“眼垂泪,鼻出涕,一息奄奄,死相继。双眼对眠一灯紫,似生非生死非死。”这是染上毒瘾的鸦片烟鬼的真实写照。
有识之士终于拍案而起,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严禁派,多次上书道光帝,他恳切地指出“若由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839年6月3日,一个历史永远镌刻的日子。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以及英勇的虎门军民,在虎门镇口海滩当众销毁所收英美鸦片2376254斤。
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拉开了中华民族禁毒大典,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辉煌的开篇。
文字:鸦片战争博物馆
图片:鸦片战争博物馆
编辑:王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