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在全市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市医保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费用保障、保价稳供、提升服务、扶企纾困等方面入手,及时完善和调整疫情期间医保政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助力企业和群众纾困解难,筑牢疫情防控医保屏障,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双胜利”贡献医保力量。
扛起疫情防控的医保责任
今年,东莞发生了“2·24”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千万东莞人与“奥密克戎”赛跑。其中,东莞医保为有效防控疫情蔓延提供了重要支撑。
全市医保系统主动承担救治保障职责,认真落实“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疗机构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的要求,紧盯疫情救治和防疫保障两条线,将与救治相关的药品、检查、医疗服务项目、医用耗材等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扎实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认真落实核酸和抗原检测项目价格政策,切实减轻群众费用负担。
5月20日,市医保局根据《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冠病毒检测价格的通知》,再次下调我市新冠病毒核酸和抗原检测价格。
价格下调后,核酸单人单检价格最高28元/人份降低至18元/人份(其中检测服务费降至每人份不超过12.5元),降幅约36%;核酸多人混检价格从6元/人份降低至5元/人份,降幅约17%;政府组织的区域筛查、常态化检测的多人混检价格降至每人份不超过3元;抗原检测从15元/人份降低至6元/人份(其中检测服务费降至每人份不超过2元),降幅达60%。
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最方便、直接、有效的手段。过去一年,市医保局从市医保基金累计结余中按规定比例划拨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市民疫苗接种。2021年医保基金用于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支出共15.06亿元,切实做到了“钱等苗”。
市医保局还将“体外膜肺支持”等治疗新冠肺炎所需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市医保局举行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专家论证会
保障药品价稳有序,优化经办服务保障
为保障疫情防控物资充足,确保药品价格稳定、调拨有序,全市医保系统加大对医药企业、定点医药机构的指导监督,对医药企业、药店进行走访调研,配合做好相关抗疫药品、试剂、医疗器械和防护用品等物资的供应保障和价格稳定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及时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及相应检测项目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调整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新冠治疗用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医疗保障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医保经办部门按照“不见面、少走动”疫情防控原则,围绕解决医保服务的“难点、堵点、痛点”,优化办事流程和方式方法,统筹抓好经办机构服务,从参保缴费、待遇享受、异地就诊、慢性病申报等各个方面优化流程;同时,拓展线上服务空间,缓解线下诊疗压力,依托医保电子凭证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依次推进市人民医院、市水乡中心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寮步医院、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等10家定点医院支持医保线上结算,上线医院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助企纾困,“硬核”政策推动满工满产
疫情对一些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市医保局在确保医保基金可持续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并落实一项又一项新冠肺炎特殊医疗保障政策,发挥综合帮扶作用,为企业纾困解难。以2021年为例,全市继续实施阶段性医保降费政策,全年共为企业减负28.71亿元。
今年,在纾企助困,推动满工满产方面,市医保局积极落实《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和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若干措施》,继续实施阶段性降费政策,今年4月至12月,阶段性降低住院补充医疗保险缴费费率至0.5%,预计全年将为全市企业减轻医保缴费负担达3.14亿元,为争取“双统筹、双胜利”贡献医保力量。在全市中高风险地区及封控管控地区内,实施医保缓缴、业务补办、放宽定点等特殊政策,多措并举减轻企业与群众负担、便利群众就医。
此外,市医保局不断完善多层次医保体系,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2021年,五批218种药品和四批6种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落地东莞,全年为患者减负11.68亿元。持续落实阶段性降费政策,2021年共为企业减负28.71亿元。全市1.12万名困难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总救助超过19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金2099.72万元。
■全市医保系统加大对定点医药机构的指导监督
保障基本、社会共济,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革,我国的医保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发展,近年来,市医保局主动对标对表国家和省的改革任务要求,把各项改革工作提上日程。
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逐步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实现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今年,市医保局进一步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优化医保个人账户管理。
5月12日,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市医保局公布了《东莞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为了更深入了解社会各界意见,在前期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市内定点医院、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意见后,近日,市医保局分别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医保领域专家参加的多场研讨会,专题研讨《征求意见稿》,积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为推进落实门诊共济保障制度打好坚实基础。
市医保局表示,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建立,对于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逐步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实现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接下来,该局将结合座谈会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设计,细化工作举措,在医保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的前提下,确保改革平稳推进,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