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新创业生态,擦亮“双创”金字招牌。5月25日,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内,来自全国的12支高水平创业项目队伍,在“科创中国@松山湖”试点系列活动之第六届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同台比拼,以独家“绝技”向大奖发起冲击。经过激烈比拼,高性能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等6个项目获得本届大赛最高荣誉,并将获得最多600万元的松山湖天使投资基金直投。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本届大赛仍吸引了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等领域的466个项目团队参与。其中,半数以上是省外参赛项目,呈现出质量高、领域广、类型多的竞争态势,从侧面体现出大赛品牌力及松山湖创新创业环境的吸引力。
6个项目获奖
最高可获600万元基金直投
借助AI+大数据+BI技术构建智慧运维管理决策平台、实现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的万物位置互联技术、通过一张试纸用手机拍照就能做尿液分析的APP……总决赛的舞台上,12个从各专场赛中脱颖而出的参赛企业、团队项目,通过线上路演的答辩方式展开比拼,轮番展示各自的前沿技术成果,进行巅峰对决。
本届大赛深度融合“科创中国”试点工作、紧扣产业基础特点,以“3+1”的专场赛模式进行,其中包括智能装备制造与机器人、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场以及华为运动与健康专场,全国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在松山湖同台竞技。
最终,高性能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开发及应用项目以88.9的高分获得了赛事特等奖。该项目涉及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光电功能材料,这类有机光电半导体材料性能达到国际领先的实用化水平,有望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解决核心技术难题。
“伏安光电已入驻松山湖创新创业社区并开始运营,员工人数接近60人。此次大赛为团队面向市场、展现实力提供了优质的舞台。”该项目企业代表、伏安光电研发总监彭沣表示,伏安光电计划将有望获得的投资基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研发实力。同时,企业明年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
总决赛评委专家、东莞科创金融集团高级投资经理、松山湖天使投资基金负责人杜达朗表示,总决赛项目行业涵盖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医疗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参赛项目团队对技术把握、行业理解和商业模式的思考比较到位。
从双创项目到高新企业,项目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近年来,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持续强化金融赋能,推动企业项目培育。
本次赛事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6个项目,不仅能获得大赛奖金,还有机会获得最高600万元的松山湖天使投资基金直投。自2021年7月运作以来,松山湖天使投资基金已投资往届创赛获奖项目7个,累计投资达3600万元,有效推动创赛落户项目发展壮大。
科技含量提升
参赛项目专利总数达3711项
二进制翻译、数学库优化、编译及算法优化、软件定制优化……在总决赛现场,来自编译科技团队的“国产硬件与软件适配服务商”项目让众人眼前一亮。
“参加本次赛事主要想引入更多行业资源,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编译科技CTO李宽表示,近年来明显感受到园区软件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松山湖科技氛围浓厚,政府办事效率高,相关配套政策十分完善,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与接触,团队成员一致认可,并决定落地松山湖。”
自2015年举办首届赛事以来,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已举办到今年的第六届。大赛逐渐成为集技术交流、成果展示、资金对接、产业服务、项目落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随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步伐加快,大赛进一步为科学城培养高质量人才梯队、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提供蓬勃力量。
为提高参赛项目含金量,本次大赛调整了报名条件资格,规定参赛项目必须是新增企业或项目,须满足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供商业计划书等条件,推动了赛事品质的全面升级。
从数量上看,本届大赛通过给予股权风投、资金奖励、空间奖励、政策奖励、产业资源链接等多方面配套支持,吸引了广大创新创业者踊跃参赛,报名项目近500项,充分展现了松山湖创新创业的热烈氛围。
从质量上看,参赛项目大多来自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等领域,其中半数以上是省外参赛项目。其中不乏高学历英才,博士学历参赛者占比超32%,留学人才占比近15%,参赛项目专利总数达3711项。
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欧阳南江表示,松山湖将以“科创中国”的活动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独特的创新优势,为创业者展示项目、合作交流、共同发展搭建更好的平台。对于愿意在园区落地发展的创业者、投资者,松山湖将努力当好“店小二”提供优质服务,让更多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者在这里茁壮成长,实现梦想。
国字号助力
带动国家科技创新力量下沉
本届大赛总决赛结合“科创中国@松山湖”试点系列工作共同举办,在国字号招牌加持下,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的品牌影响力持续跃升。
作为中国科协打造的创新、创业、创造服务品牌,“科创中国”旨在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去年,松山湖高新区成功获批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试点园区,是广东首个以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依托的试点。
入围“科创中国”试点园区后,根据建设方案的部署,松山湖和东莞市科协充分利用平台优势资源,聚焦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新经济新产业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加紧部署面向未来科技、产业发展需要的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治理能力、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提升科技创新活力。
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张春扬表示,市科协将继续支持和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园区(松山湖高新区)建设,将松山湖打造成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大平台,带动国家科技创新力量下沉,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为东莞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在“双万”新起点上展现新作为助力。
随着本届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又一批优质人才要素、科技要素加速集聚松山湖,新一代创新创业生力军在此落地生根,为松山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供人才力量。
据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届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将围绕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目标,进一步改革办赛机制,创新办赛模式,为创新创业人才施展才华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
■声音
资产智能运维SaaS企业服务平台项目负责人宋航宇:
大赛让团队得到市场关注与专业指导
奇航疆域有限公司于3年前开始在松山湖孵化,项目主要针对无人机领域,利用数据平台提升多机器人之间的联动协作与管理,目前与松山湖多家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大赛让团队得到了更多的市场关注与专业指导。松山湖有投资领域的专家和我联系,我们围绕项目未来的业务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对我们未来发展带来很大帮助。
松山湖作为东莞的创新窗口,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数量、质量、规模以及上下游产业链形态发展都越来越成熟。同时,近两年来,这里的融资环境持续优化,园区出台多项资金扶持政策,给众多创业者带来很大的帮助。
尿大夫项目负责人常玉棋:
通过参赛开拓医疗健康服务新场景
我们带来的“尿大夫”项目,实现了把尿常规检测从医院“搬”到家庭,快速检测身体健康情况,项目已取得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我们已和华为在运动健康领域有了前期的沟通交流,参加本次大赛也是收到了华为的邀请。来到松山湖后,感觉创新创业环境挺不错,如果时机成熟,我们对落地园区持开放的态度。公司希望通过参与本次赛事进一步打响企业的知名度,拓展行业市场,并谋划与华为达成更深入的合作,携手创建新的医疗健康服务场景,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智能、更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
松山湖天使投资基金负责人杜达朗:
参赛项目具备高成长潜力
此次总决赛的项目涉及行业涵盖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医疗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参赛项目团队对技术把握、行业理解和商业模式的思考相对到位。同时,各项目主营产品兼具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其中不少项目已完成产品商业化验证,具备高成长潜力。接下来,科创金融集团管理的松山湖天使投资基金将加快完成与决赛优质项目的投资洽谈。
■样本
特等奖项目代表、伏安光电研发总监彭沣:
团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松山湖是一块宝地,政策上对初创企业很友好。目前,伏安光电已掌握系列有机光电材料量产的核心技术,后续将加速推向市场。借本次参赛机会,我们认识了多位行业大咖、投资专家,收获颇丰。”高性能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开发及应用项目负责人彭沣说。
彭沣是东莞伏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伏安光电”)的研发总监,也是本届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特等奖的项目代表。在此前的松山湖创赛新材料专场中,伏安光电以94.24的最高分获专场赛一等奖。
有机光电材料兼具半导体材料和塑料的优点,可作为电—光转换或光—电转换材料,广泛应用于新型显示、健康照明、光伏电池、光电传感、薄膜晶体管等领域,被认为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具有高技术壁垒及高附加值。
基于热激子原理,当前,伏安光电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有机发光材料。公司自主研发的有机光伏电池材料可通过低成本的“卷对卷”印刷工艺,制备大面积光伏模组。
据介绍,伏安光电的核心技术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曹镛、马於光两名中科院院士领衔,多名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核心成员拥有超过20年有机光电领域研发经验,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
2019年,伏安光电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东莞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孵化成立。“松山湖是东莞的科创高地,出台了许多政策扶持科技型企业。”彭沣表示,伏安光电在成立初期便在松山湖享受到创业、研发、人才、租金等方面的政策补贴支持。
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发实力支持,伏安光电近年来的产学研进程得以加速推进。彭沣表示,创业初期对团队而言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大家开始从实验室迈开腿走向市场,了解需求,进而开发新材料,开拓新产品,一切都是全新的尝试。
随着伏安光电的产学研成果转化持续推进,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成果也得到投资机构的关注。今年3月,伏安光电完成了由北京国管旗下顺禧创投基金领投的近亿元Pre-A轮融资,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三年间,团队在迅速成长,松山湖也在迅速成长。”彭沣观察到,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研究机构多了、企业多了、烟火气越来越浓郁。“三年前周边的人比较少,现在走在路上熙熙攘攘,很荣幸见证了松山湖的蓬勃发展。”彭沣说。
融资过后,伏安光电的面积从最初的280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5500平方米,建设了用于OLED材料生产的专业超净间,购置了一批用于生产、研发的专业设备,公司团队规模迅速扩大到60余人。截至目前,伏安光电已与国内主流新型显示、新能源、智能电子等领域的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通过大赛与同行加深交流,更加明确了自身定位,很感谢松山湖创赛这一平台。”彭沣坦言,伏安光电仍处于初创期,在产品多元化、市场推广等方面仍任重而道远,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为团队面向市场、潜在客户提供了展现实力的优质舞台。
据了解,本次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项目,不仅能获得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奖金,还有机会获得600万元的松山湖天使投资基金直投。伏安光电计划将有望获得的投资基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企业明年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加速推动产业在松山湖落地发展。
■链接
松山湖一级创新指标持续攀升
5月25日,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当天,由松山湖管委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编制的《东莞松山湖创新发展指数(2021)》,在大赛现场同步发布。
从报告上看,2018年至2020年,松山湖创新发展总指数逐年攀升。2020年松山湖创新总指数达到128.03,较2019年增长13.68,2019年较2018年增长14.35,年均增长率13.2%。
相比2019年,松山湖2020年在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开放创新、创新环境等四个一级指标上,数据均有所提升。其中,创新环境指数相比2019年增长11.26,对外开放创新指数连续两年快速增长,2020年达177.77,较2019年135.26提升42.51,彰显松山湖蓬勃的向“新”力。
从数据呈现来看,松山湖创新发展指数为持续快速上升的态势。通过指标表征分析,35个指标中,近三年连续递增型指标有13个,占指标总数37.1%。报告指出,园区已初步形成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体制机制优势,在技术、人才、资金、成果等要素上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生态。
撰文:郑国豪 张莎 陈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