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东莞很能生,近期全国30个省份(除吉林省外)陆续公布了2021年人口数据,在珠三角8个城市中,东莞2021年出生率最高,达到12.03‰。但一些女性准备生二孩、三孩时已是高龄,有的存在不孕不育的问题,需要医学助孕。

为此,5月20日下午,“百万助孕•百子送福——2022‘百万助孕基金’健康助孕公益活动”在东莞启动。启动仪式上,东莞市生殖与遗传研究所所长、东莞市医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彦慧提醒,女性要从三个方面保护好自己的生育力,尽量避免人工流产等损伤生育力的行为。
据了解,此次活动将投入100万元专项援助金,用于面向全省开展育龄人群生育力评估筛查和不孕不育患者诊疗援助,为符合条件的育龄夫妇及不孕不育患者提供5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助孕援助金。现场还举行了东莞维多利亚不孕不育研究院、生育力评估及生育力下降早筛早治专家门诊揭牌仪式。
东莞维多利亚妇儿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此次活动的定点医疗机构,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育龄人群健康科普教育,宣传和倡导生育问题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作为生殖遗传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刘彦慧介绍,近年来我国的生育率在不断下降,除了经济环境、社会福利、公共服务、受教育程度等影响因素外,他认为生育力下降、不孕不育率上升、生育年龄推迟、出生缺陷比例升高等因素不容忽视。
一是生育年龄的推迟。大城市工作压力大,很多年轻人先立业后成家,婚后推迟要孩子,有的推到35岁-40岁,而女性生育的黄金年龄是不超过35岁。
二是不孕不育的年轻化趋势。当代年轻人在生活习惯、饮食卫生、工作状态、承受的精神压力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年轻夫妻的不孕不育呈升高趋势。目前,全球平均不孕不育率约为10%-18%左右,我国约为18%。
三是有的女性没有保护好生育功能。比如因为年轻不懂事,反复流产,不断清宫、刮宫,导致子宫各种问题,继而引发不孕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女性如何保护好生育力?刘彦慧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推迟生育的大龄女性,要时刻注意生育下降筛查,比如,35岁-40岁要每年到医院评估一次;超过40岁,半年就应该评估一次。当评估发现生育率明显下降的时候,就不要再等了。所以,对于临界或错过最佳生育年龄的夫妇,及时进行生育力下降情况的筛查,有利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备孕、助孕措施,增加怀孕几率、减少出生缺陷。
二是生育力评估,尤其是怀孕后发生流产、早产、或者婴幼儿先天性缺陷,都与夫妻的生育力状况密切相关,因此为了避免受到生育疾病的影响,为保障自己和后代的健康,应及时对自己的生育力进行精准的评估。
三是年轻人生育力保护,不良性行为会给生育力带来难以挽回的损伤,如可能造成输卵管炎症、输卵管阻塞、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诸多后患。因此,应从各个方面从青少年的性教育抓起,让广大女性了解人工流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