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共建共享|漫游云端、相约线下!鸦片战争博物馆带你感受“博物馆的力量”
i东莞 2022-05-17 20:35:11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结合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的力量”,鸦片战争博物馆将在国际博物馆日前后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带领大家漫游云端、齐聚线下,共同感受“博物馆的力量”。

直播“探秘”

带你开启一场博物馆探宝之旅

直播简介: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5月18日,《东莞万万“美享”到》系列直播活动,将带大家走进五大博物馆,其中一站就是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博物馆)。不妨一起去看看博物馆内都有哪些“镇馆之宝”,开启一场博物馆探宝之旅吧!

直播时间:5月18日10:30-11:30

扫码进入直播间

直播平台:知东莞App、寮步微视视频号、虎门太平视频号、文明大岭山视频号同步直播

揭开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神秘面纱

直播简介:人生病了要看病,动物生病了要看病,其实精美的文物也会“生病”也要看病,怎么样预防文物“生病”呢?不妨听文物保管员说预防文物“生病”那些事儿,了解文物预防性保护知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直播时间:5月18日15:00

扫码进入直播间

直播平台:新华网客户端

精彩活动

“博物馆的力量”摄影大赛

为充分展示鸦片战争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文风貌、活动掠影等,契合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体现博物馆力量,鸦片战争博物馆特举办“博物馆的力量”摄影大赛,热情欢迎广大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扫码获取大赛详细信息

以反映鸦片战争博物馆人文情怀、博物馆与群众文化生活、博物馆建筑、展览及展品、博物馆观展者及工作人员、博物馆举办的活动等为主题的纪实摄影作品,聚焦鸦片战争博物馆的风光类摄影作品和手机摄影作品均可投稿。

作品征集时间:2022年5月18—11月10日。

国际博物馆日知识有奖问答

为了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同时树立全民文物保护的意识,了解关于文化遗产的知识,鸦片战争博物馆将推出“5·18国际博物馆日知识有奖问答”。

赶紧扫码开启挑战吧

欢迎扫码参加活动,在充满乐趣的游戏中进一步了解博物馆、了解文物。

探索课堂

鸦片战争博物馆的探索工坊是专为青少年打造的一个学习乐园,孩子们可以在其中参加各种互动活动,体验历史、探索历史,同时还能提高动手能力。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探索工坊小课堂将走出馆舍,走进学校,让博物馆的力量不断拓展延伸。

扫码预约探索课堂

欢迎各大学校以团体名义在线预约,期待与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通草画系列课程

流光晕彩——通草画绘制

18、19世纪,通草画作为广州的一种外销画,题材以反映清末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各种形色人物为主,作品造型生动,色彩浓艳,人物刻画惟妙惟肖,非常受西方人的喜爱,被称为“东方明信片”。本期活动主要介绍通草纸的制作、通草画的历史沿革,让青少年朋友了解精美的通草纸的制作及学习通草画绘制,接受传统工艺的美术教育。

寻芳捻花——通草花制作

通草花历史悠久,由于造型精美逼真且造价低廉,曾被制成发饰、装饰摆件,在古代贵族和平民间风靡一时,充分表现古人对于美的追求以及自然崇拜属性。本期活动将介绍传统通草花的历史沿革,带领孩子们深入感知通草纸的可塑性及从平面绘画到立体造型中的嬗变,让青少年学习精美的通草花的制作,了解精工细作的传统工艺。

由通草画看清朝女子的簪花习俗

——DIY绒花发饰

该活动以馆藏文物精品通草画为依托,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开展线上活动。通过通草画里的人物肖像画向观众介绍清代女子的簪花习俗和清朝女子头饰特点,以及手工制作绒花发饰,让孩子们能深入了解清代女子的头饰装饰。

清代服饰系列课程

旗装雅韵——清代女子服饰布嵌画DIY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尤其是其服饰文化,是服饰历史上继“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第三次突变,见证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繁荣。清代满族服饰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独特的审美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本期活动将以“清代女子服饰”为主题,通过制作清代女子服饰布嵌画了解清代服饰的历史知识。

朝珠奥秘——清代朝珠DIY

在清朝皇帝的朝服像中,皇帝脖子上都会佩戴一串朝珠。朝珠是清代帝后、大臣在穿朝服时所佩戴的珠串,是体现清代冠服制度的一个重要元素。清代朝珠制作与佩戴十分讲究,代表着大清王朝的礼制,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一串朝珠有多少颗珠子?这些珠子都是什么材质?佩戴朝珠又有哪些讲究?有哪些人可以佩戴朝珠?本次活动将以“清代朝珠”为主题,讲述相关历史知识,并带领同学们尝试手工制作一串独属于自己的“朝珠”。

清钗簪饰——发簪制作活动

簪钗是中国古代妇女束发美发的工具,簪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抹亮丽的风景。本次活动将向学生介绍清代女子的凤冠簪钗的装饰搭配,引导学生感受清朝女子发饰之美,并带领学生亲手制作发簪,体验互动参与的乐趣。

特色展览

“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鸦片战争博物馆不但为公众带来丰盛的展览文化大餐,还将走出馆舍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特别定制的流动展览,欢迎广大观众亲临现场参观,也欢迎各大学校预约送展。

《虎门销烟》基本陈列

★展览地点:虎门镇解放路113号鸦片战争博物馆陈列楼

★展览内容:展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以激发民族正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要旨,通过对相关史实史料的展示,真实反映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人民严禁鸦片毒品、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历程,生动再现虎门销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雄伟画卷。

《鸦片战争》基本陈列

★展览地点:虎门镇南面社区海战博物馆陈列楼

★展览内容:展览由七部分组成,将鸦片战争放入世界历史进程中去考察,对当时的中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具体讲述了战前的中西世界、两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以及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并通过中英对比,突显双方的差异,让观众知晓“落后就会挨打”,从而激发人们的历史责任。

《虎门故事》常设展览

★展览地点:虎门镇解放路113号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故事》展厅

★展览内容:《虎门故事》展览由文明溯源、生产风情、人文传承三部分组成,生动再现了虎门千百年来的社会发展,让虎门的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其中“文明溯源”以村头社区贝丘遗址为中心,展示虎门历代文物遗存;“生产风情”将展现虎门独具特色的产业:制盐业、捕鱼业、草织业、农耕业、商贸业;“人文传承”这部分,同时列出虎门历代秀才、举人、进士人名表,以此反映虎门浓厚学风。

《海上长城——虎门炮台历史展》常设展览

★展览地点:虎门镇威远岛威远炮台旧址

★展览内容:展览将带领观众深入解读虎门炮台守护南国之门、抵御外来入侵,屡破屡建、历经风雨、屹立不倒的历史,为观众重现战争的沧桑历程。

《中国历代人物雕塑展》临时展览

★展览时间:5月18日—7月18日

★展览地点:海战博物馆一楼临展厅

★展览内容:本次展览将展出中国古代人物雕塑约200件,有陶俑、木雕等人物塑像。这批中国古代人物雕塑将为大家搭建起一条穿越中国古代的时空隧道,带领人们去欣赏古代的雕塑艺术之美,同时去寻找那些消失的文化印记。

《走进神秘大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立体图片展》临时展览

★展览时间:3月18日—5月20日

★展览地点:虎门林则徐纪念馆自得湖山堂画廊

★展览内容:本次展览突破了传统的平面图片展方式,按照人眼观察景物时的立体视差作图片分色,让观众戴上眼镜就能欣赏到景物的立体景象,达到身临其境,触手似可摸的现场感。展览内容包括恐龙世界、海洋生物世界和星座科普知识。三个部分浑然一体,在以别样方式展示科普知识的同时,更希望能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自然、科学和环保等话题的深深思考。

《那个年代的武汉——晚清民国明信片展》临时展览

★展览时间:4月28日—7月17日

★展览地点:虎门林则徐纪念馆陈列楼四楼临展厅

★展览内容:本次展览由“江汉形胜”“开埠潮涌”“首义风云”和“汉上风流”四个部分组成,旨在通过140余枚泛黄的明信片,拼接出大武汉的绝代风华,使观众能穿越历史,知往鉴今,更直观地了解老武汉的风土人情。

流动展览进校园

扫描二维码报名预约

鸦片战争博物馆是全国禁毒教育基地,为做好青少年毒品预防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和大众学习毒品常识,提高识别毒品的能力,掌握拒绝毒品诱惑的方法,现面向学校提供公益性禁毒展览定制服务,欢迎各大学校踊跃报名预约。

《珍爱生活 远离毒品》流动展览

展览内容:通过介绍毒品的常识、毒品的危害,以及具体禁毒案例、禁毒法规等内容,教育青少年朋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展览形式为40幅画轴式展面,适合入校展出,活动免费,需学校、社区等单位提供场地。

《虎门销烟》流动展览

展览内容:展览通过鸦片由来、鸦片贸易、禁烟历程、虎门销烟几个部分讲述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展览形式为42幅画轴式展面、适合入校展出,活动免费,需学校、社区等单位提供场地。

《两个帝国的激烈碰撞——鸦片战争》流动展览

展览内容:展览讲述鸦片战争前的中西世界、两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以及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展览形式为50块展板,适合入校展出,活动免费,需学校、社区等单位提供场地。

文字:赵水平 图片:鸦片战争博物馆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