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不仅是世界制造名城,也有“诗和远方”。5月14日-15日,东莞开展“美丽中国·诗意东莞”生态诗人采风行活动,方舟(周柏)、远人、宝蘭、蒋楠等知名生态诗人及生态环保志愿者、文化学者20多人组成采风团,深入沙田穗丰年水道、沙田文化艺术中心、海心沙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万江龙湾广场、滘联社区、谢岗银山湿地公园等生态项目和生态景观,实地感受东莞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东莞为诗人搭建交流平台
此活动由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主办,东莞市环保宣传教育中心承办,为生态诗人深入了解东莞搭建平台,也为知名文化人物了解东莞开启特别窗口。
此前,5月13日,东莞市召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会暨创建国家“无废城市”动员会,对创建国家“无废城市”进行全面动员。近年来,东莞举全市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更加明显,生态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群众生态获得感更加实在。2021年,建成区黑臭水体稳定消除黑臭并实现“长制久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5.0%,持续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
▲“美丽中国·诗意东莞”采风行的诗人们在万江正丫村采风
在中国水上民歌(咸水歌)之乡——沙田镇,39条河涌织成80公里长的“两河三埠”,“龙须沟”变成清水河;在万江街道,滘联正丫村由脏乱差典型变身生态美丽乡村示范,成为乡村振兴网红打卡地;在龙湾岛,各种候鸟起起落落,或自由飞翔,或安然若素,与观鸟的市民互成风景,互不干扰;在银山湿地公园,烂滩涂逆袭生态型主题公园,成为环保教育的园地、鸟类栖息的天堂和“海绵城市”实践的样本。
在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现代化的治污工艺和技术装备让各种垃圾变废为宝,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示范点——东实循环经济环境教育基地专业化科普、个性化设计,参观者在充分的互动中体验生态环保的价值与乐趣……一个个生态环保切面写满自然和生活美学,诗意盎然,让诗人们心灵震撼,耳目一新,灵感迸发。
采风团每到一处,既为东莞优美的生态环境所吸引,同时也为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创新生态文化活动的形式,开展高品质的生态学术讲座和组织诗人开展生态文学的采风创作叫好。诗人们表示,采风结束后,将深入挖掘东莞生态文明的题材,潜心创作,讲好东莞的生态故事,创作出一批接地气、富有新时代精神的诗歌作品。
东莞兼具“诗和远方”
“关注现实生活和脚下的土地,传达现代生态价值观,是诗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级作家、诗人周柏表示,东莞的生态文化内涵丰富,既有岭南特色的原生态的自然风物,又有富有创新性的生态文明实践,是生态诗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正因如此,近年来,东莞市先后策划举办了多届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以及系列生态诗歌活动,宣传生态文明观和生态审美,助力城市生态环保建设。
▲诗人们在东实循环经济环境教育基地参观
东莞市环委办执行副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柯粤表示,通过诗歌等文学艺术的形式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具有传播面广、形式新颖和价值阐释深刻等特点,在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具有现实意义。本次生态采风行旨在以生态诗歌采风创作的形式,深度发掘 “美丽中国·诗意东莞”蕴含的生态理念和实践成果,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奉献高品质的原创文艺产品,相关作品除在报刊杂志公开发表外,还将在2022·东莞·第四届自然嘉年华上现场展示。
诗歌助力是东莞市多措并举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东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东莞生态环境保护将重点完成产业升级低碳发展、深化污染防治、优化生态格局等六大任务。至2035年,城市品质内涵实现根本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