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滘专刊 | 蔡白村党委书记、村级河长蔡剑豪:做好河涌管护 留住一汪清水
i东莞-道滘专刊 2022-05-15 11:01:10

■巡河已经成为蔡剑豪每周雷打不动的工作

5月6日上午,道滘镇蔡白村党委书记、村级河长蔡剑豪,抽出时间到白鹭排渠进行了一番巡查。作为道滘镇的河长“新兵”,尽管村里每天有繁杂事项需要处理,但巡河已经成为蔡剑豪每周雷打不动的工作。

站在白鹭排渠沿岸,成片连荫的树木倒映水中,不少村民在岸边散步,悠然自得。曾几何时,这条以白鹭命名的河涌不仅无白鹭,更是道滘镇两条重度污染河涌之一,河涌水质黑臭,沿岸居民避之唯恐不及。

近日,记者跟着村级河长蔡剑豪对白鹭排渠沿岸进行了实地探访。看着“家门口”的美景,蔡剑豪感慨:“能有现在的风景,来之不易啊。”

白鹭排渠旧貌换新颜

白鹭排渠河长约1.57 km,起点为港口大道处,终点为白鹭水闸,是东江南支流(厚街水道段)的一级支流,两岸是密集的人口住宅区。房屋离河涌最近不过数米。“河涌能直接影响沿岸居民的日常生活。”蔡剑豪说。

蔡剑豪是土生土长的蔡白人,今年上任蔡白村党委书记,担任白鹭排渠村级河长。“以往只是个旁观者,如今角色的转变让我有更大的能力、责任去守护家乡的河道。” 作为一名新晋河长,蔡剑豪坦言。

蔡剑豪告诉记者,过去,由于历史发展的演变,白鹭排渠形成断截现状,长时间停流于死水状态,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断头河”,水质污染程度甚差,被列为“劣五类”重污染河涌,村民怨声载道。蔡剑豪回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排、垃圾乱倒,以前排渠的水像墨水一样黑。”

水资源是水乡道滘宝贵的自然资源,自全市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以来,道滘也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综合治理方式,从治水到治岸,一系列硬举措推出。截污、活源、保洁、落实河长制、修碧道……作为重污染河涌综合整治示范项目试点河涌,白鹭排渠水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通过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河涌基本消除黑臭。加上近几年截污管网和雨污分流的建设,实现污水‘零直排’,让河涌再现了崭新的水生态环境。”蔡剑豪说。

如今的白鹭排渠,环境秀丽,小桥、流水、村庄……构成了一幅水乡美景画卷。“现在走出家门,看到水绿岸美,还有鱼儿游来游去,晚上还能和家人在碧道上散步,治水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附近的村民言语间满是喜悦。

贯通“断头河” 让水“活起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打好治水攻坚战,是一项系统工作,为了让白鹭排渠的水“活”起来,道滘镇开展断头河贯通工程,将排渠河涌断头现状全面贯通,带动水体流动,从根子上维护水环境问题。

同时,白鹭排渠也被规划为碧道二期,计划新建一条约1.88km,宽度约2.5m的碧道,并对白鹭沿河两岸进行升级改造,新建护栏、路灯、人行道,河边重新种植一批景观樱花树。目前,碧道二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

白鹭排渠的变化,两岸的村民都看在眼里。“看到水质变好了,这也增加了村民的河道保护意识,自觉参与到河道保洁中。” 蔡剑豪在巡河中,时不时就会遇到散步的村民。但是仍有部分村民河道保护意识不强,因而河内乱丢垃圾的现象还依旧存在。对此,蔡白村辖区内每条河道都配备保洁员,每天对河道进行保洁,并有环卫保洁组进行监督,确保河道保洁及时、到位。

河湖有人管,更要管得好。蔡剑豪每周至少徒步巡查一次河道,每两周全覆盖巡河,对于河道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水清了,鱼也多了。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不建议村民在河边戏水,但是仍然有不少村民下水游泳、河边垂钓。这也侧面反映了河涌水质的改善。”蔡剑豪说,河长工作不仅要做好河湖保护工作,也要做好更多后续管理和监管工作。每次巡河,蔡剑豪都眼疾手快,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看到垃圾在河中央漂浮,他拍照上传,联系保洁;看到村民靠近河边垂钓、游泳,他都会对其进行劝离……一趟下来,蔡剑豪操心的事真不少,“水质好不好,岸边整洁不整洁,都要巡查到位。”

谈及接下来的河道维护工作,蔡剑豪说,“今后的河长工作中,要实现巡查、管理和宣传三个到位,巡河时仔细认真负责地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并发动群众参与到河湖保洁当中,共同守护家乡河。”

河湖添新颜,发展增活力。记者了解到,接下来,蔡白村将抓住生态乡村、娱乐旅游趋势的契机,打造集田园休闲、滨水度假等于一体的岭南现代化生态美丽乡村。

文字:刘维佳 实习生 袁碧君 图片:刘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