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一起听听常平这群优秀护士的故事
i东莞 2022-05-11 19:29:30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为弘扬广大护理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进一步增强护士职业荣誉感,常平镇卫生健康局对全镇120名优秀护士予以表彰。

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该镇多名优秀护士,听听她们那些感人的故事。

周小敏

优化核酸采样方案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周小敏毕业于皖南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2001年至今,先后在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市东部中心医院)儿科、急诊科、神经外科、消毒供应中心、发热门诊等科室从事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现为发热门诊副护士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周小敏积极投身抗疫工作,忙碌在东莞市新冠肺炎定点康复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市东部中心医院)核酸采样点等防疫一线,夜以继日奋战。

2021年12月底,为满足更多市民群众采样需求,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市东部中心医院)计划将核酸采样点迁至常平文化广场,周小敏全程参与采样点迁移方案的制定及实施。2022年春运开始前,常平文化广场核酸采样点顺利启用,日均完成核酸采样1.5万人次。随后,周小敏和团队成员不断优化现场工作方案,以最简便的流程、最快速的路线确保采样顺利开展。

“有人说我们是逆行者,但我觉得我们就是一群平凡的人,只是穿上这身白衣后,我们就有了使命和担当。”周小敏如是说。

刘小娟

“学习型”的护理工作者科研论文样样精通

刘小娟是一名中共党员,毕业于广东医学院护理学专业,2007年至今,在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市东部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从事护理工作,并自2011年起担任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及危重症护理专科小组组长。

刘小娟有丰富的重症护理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各种监护、急救护理技术,能独立解决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有处理突发急救事件的工作能力。工作之余,刘小娟不断学习“充电”,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科研活动,并结合临床工作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护理科研工作。

2012年取得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及急危重症专科护理师资质,2019年取得东莞市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资质,2014年获得静脉导管维护证书,2019年获得副主任护师职称,如今在读暨南大学护理学高级研修课程。

此外,以第二作者参与科研1项,第四作者参与科研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以参与作者发表论文8篇;主持并参加省、市继教班各1项。

邓妙玲

群众的满意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邓妙玲是常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护士,在中医门诊,她认真做好耳穴压豆、刮痧、平衡火罐、扎四缝、小儿推拿等治疗项目。2019至2022年连续4年被评为常平镇“优秀护士”,2021年荣获东莞市首届中医护理技能竞赛“优秀奖”。

今年东莞疫情期间,她第一时间响应号召,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参与大规模核酸检测,上门为行动不便人群采样,在一线接触来(返)莞人员及次密接者……邓妙玲每天穿着防护服,行走在大街小巷,穿梭在楼宇梯阶中。

“虽然工作辛苦,但群众的满意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邓妙玲笑着说。

 

 

文字:刘志斌 通讯员 何婷辉 图片:常平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