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后做什么?有人就此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也有人利用所长发挥余热。在东莞有这么一位退休老兵,转业退休后,重拾儿时的梦想,提笔创作长篇小说。
他叫杨亲焕,湖南娄底人。1972年入伍,历任某海防团团长、湛江军分区参谋长、东莞军分区参谋长,2006年转业至东莞市环境保护局,直至退休。他创作的《军娃》《童养媳》两部长篇小说已付梓出版,大获好评。
从小就有文学的梦想
高中毕业对于杨亲焕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属于知识分子。
在读书时,杨亲焕就对文学表现出奇的喜好。每次看到学校图书角挂出的小人书,或是经过报刊亭看到有人销售连环画,他就特别感兴趣,总想找机会坐下来阅读。看书里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巧妙构思;看故事情节是如何层层推进;看编辑部地址在哪里,自己能否投稿。
年少的心,常常幻想有朝一日自己的文章也能在杂志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也能结集出版。
1972年,19岁的杨亲焕子承父业,参军入伍。由于在连队是典型的知识分子,指导员便让他写通讯报道,编故事,写歌曲,激励大家的士气。慢慢地,他就成了连队一支笔,名气也越来越大。
遗憾的是,从做海防团团长开始,到在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退休,杨亲焕除了写写豆腐块,几乎不敢奢望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他总觉得,人的精力有限,如果把精力用来搞文学创作,自然可能影响正常工作。为了把党和政府交给的光荣使命干好,干出色,就先好好工作,等退休了,再进行文学创作吧。
两部长篇小说大获成功
2013年,退休的杨亲焕即刻构思《军娃》这部长篇小说。
《军娃》讲述了二十世纪80年代随军孩童成长的故事。主人翁郑兵兵出生于军人家庭,爷爷郑憨山二十世纪50年代初参军入伍,抗美援朝牺牲在朝鲜战场;父亲郑益湘是遗腹子,长大成人后,子承父业参军戍边,在自卫还击战中带队杀敌立功;郑兵兵五岁随军进入军营,后与团部随军子弟一起求学。军嫂带大的孩子,火热的军营,男人世界的熏陶,特殊环境的历练,使他迅速地成长成熟,闯出了少儿的事业,获得了少儿的成功……该书创作结束,投稿至光明日报出版社,没有任何悬念,获得公开出版。在2019年八一建军节这天,通过学习强国、新华网向全国读者重磅推荐,好评如潮。
受此鼓舞,杨亲焕一鼓作气,又构思《童养媳》这部长篇小说。该书为纪实体小说,以杨亲焕的外婆为原型,描述了上世纪初湘中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杨亲焕说:“我的外婆家也是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的创始人陈天华家族亲戚,因为历史原因,很小就以童养媳身份来到外公家。单瘦高挑,初通文墨,在外婆的努力下,让一个濒临困境的家族走出危机……”杨亲焕每次提到外婆,就两眼落泪,他觉得有责任、有义务写好这段历史,让大家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两年的艰苦创作,投稿至羊城晚报出版社,又获得公开出版,被众多媒体宣传报道。
创作期间,《军娃》《童养媳》两部初稿均超过40万字,后经杨亲焕反复修改、打磨,各留下30余万字。《军娃》还向海外推广,成为“一带一路”文化输出战略的优秀作品之一。《童养媳》已有电影投资机构接触,想找机会再现这段催人泪下的苦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