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被查了!卢边这家保健养生场所涉非法行医
茶山快讯 2022-04-24 10:47:40

非法行医是医疗市场最大的毒瘤,严重影响医疗市场秩序,危害患者身心财产安全。近日,有市民反映茶山镇卢边村一家保健养生场所存在针灸行为且仅晚上营业,怀疑其存在违法行为。茶山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联合镇卫健局检查发现,该保健养生场所当事人涉嫌,未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从事医师执业活动(非法行医),并对其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

执法人员到达现场时,该店内多名顾客正在进行艾灸、拔罐、足疗等保健养生服务,其中有8人身上扎有针灸针,店主李某承认是其本人对顾客实施了针灸治疗。

图片

执法人员发现店内存放有多套使用过的针灸针,执法人员对上述涉案物品进行了先行登记保存。店主李某未能出示有效《营业执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执业证书》等相关证照。执法人员责令店主李某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对店内顾客进行劝离,并责令店主对涉及医疗行为的广告招牌进行拆除。同时,执法人员告知店主李某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师执业证书》,不得实施针灸治疗等医疗行为。

图片

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店主李某对顾客实施针灸治疗的行为涉嫌未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从事医师执业活动,茶山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将对其进行立案调查。下来,茶山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将继续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非法行医保持高压严打态势,让非法行医在辖区内无处遁形,为群众创造安全、规范、有序的就医环境。

图片

非法行医是扰乱医疗市场经营秩序,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要警惕非法行医人员的花言巧语,不贪图所谓的“便宜”,生病就诊要选择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证》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主动索取并保存门诊病历、收费收据等,以便给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以及出现医疗事故争议时提供证据。

01 什么是非法行医?

非法行医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和未取得医师资格的人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的行为。

哪些行为属于非法行医行为?

1、未取得或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2、个人或单位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

3、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4、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非法行医有哪些危害?

1、从事非法行医的人多无合法资质,会造成误诊、漏诊,甚至延误病情,给患者造成伤害;

2、使用的药品无正当来源,存在使用假药、劣药危害;

3、非法行医者的医疗技术、设备设施等均无法应对突发事件;

4、就医环境恶劣,不具备消毒设施,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5、非法行医多为租住房屋,居无定所,出了医疗事故一走了之。

02 非法行医有哪些表现形式?

1、黑诊所一般在临时租借的场所,挂牌或不挂牌非法行医。诊所内设施简陋,有的混杂在生活区(厨房、卧室等),环境恶劣。有打针、输液、卖药,接生(计划生育手术),拔牙镶牙等行医行为;

2、在集会、集贸市场等人流、物流集散地,摆摊设点看病、拔牙镶牙等;

3、生活美容机构开展吸脂、隆鼻、割双眼皮等整形手术;

4、没有医学常识和急救措施到患者家中看病的“游医”;

5、以“祖传秘方”治疗疑难杂症行为;

6、在药店内使用仪器设备进行诊断、抽血化验等“坐堂行医”行为。

03 如何识别“黑诊所”?

1、开办医疗机构行医,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中医诊所备案证》,并依法悬挂于显目处。“黑诊所”无有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中医诊所备案证》;

2、黑诊所内设施简陋,有的混杂在生活区(厨房、卧室等),环境恶劣;

3、非法行医人员在“黑诊所”内给患者看病,不能提供《医师执业证书》;

4、非法行医者不开具处方、病历等医学文;

5、由于卫生行政部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黑诊所多将药品放在“诊所”外的其他地点,躲避查处。

广大市民们

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才能幸福

让我们远离非法行医

维护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