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午,东莞教育系统开展“我为什么当老师”第三期活动。本期以“寻找身边的张桂梅——做专业精湛的大先生”为主题,通过杨宝霖老师毕生追求自己专业发展,影响几代教育人的动人故事,深刻阐述老师因执着专注而专业精湛。同时,邀请东莞中学校长黄灿明和两位一线教师分享他们对教育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察、理解与实践,号召广大教师坚守信念,不懈努力,聚焦专业提升。
视频在全市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播出24小时内点击量超过30万。有老师留下评论:“向专业精湛的杨宝霖大先生致敬!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应牢记教育初心,时时刻刻学习,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做人。
其实,杨宝霖等四位东莞老中青教师潜心不懈的专业精神,远比视频中展现的更动人、更丰富,现在跟教育君一起继续走进他们的故事,深度解析何为真正的大先生,广大教师应如何追求属于个人的专业精湛,成就理想中的大先生?

莞城中心小学语文老师张玮:
在实践中增长教育智慧
赋能学生赋能课堂
青年教师们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来自莞城中心小学语文老师张玮表示,自己一直在向成为一名好的语文老师而努力。
她透露,刚走上讲台时也走了一些弯路,认为自己懂什么就要全盘交给孩子,一节课从头讲到尾,“后来有一位听课的老师给我评课,泼了一大盆冷水,他说哎呀我看你上课好累,你不停地讲、不停地灌,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你们班的学生却很懒,他们已经懒得丢掉了思考。”
张玮说,听了这位前辈的话她才明白,一堂好的语文课不应该是灌输,而应该是点燃;一堂好的语文课不应该是句号,而应该是问号、是感叹号,甚至是省略号,让孩子们能够去发现,然后不断产生惊喜、产生疑问,甚至把课堂当做游戏和探索的过程。
她以诗人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教学为例,通过向学生抛出点燃性、发散性的问题,最终也收获学生带来的惊喜。“我和学生说,能不能把‘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柳’字换成别的树名?结果第二天孩子们纷纷给出强大的理由来制止。”
有人说“柳”与“留”谐音,有挽留的意思;有人说古时候很多人和亲友分别时都会折柳相送;还有学生说,很多含“柳”的古诗词都和离别有关,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羌笛何须怨杨柳”等。
张玮直言,最让她惊艳的是,一位学生唱起了《送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学生一旦被‘点燃’,便会将主动求索的触角,伸向更鲜活更多维的知识。”
明白了教与学的内涵,张玮一直在向成为一名好的语文老师而努力。在她看来,好的语文老师首先是一位长大了的孩子,俯下身成为孩子们的同伴,理解他们、回应他们;其次,好的语文老师还应该是不懈的研究者,通过不断学习研究,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当中探求规律,从教育问题当中找寻原因,成就和别人不同的专业自我。
从教多年,张玮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日常工作中,她会特别留意身边有哪些教学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实践,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是借鉴专家、借鉴书本、或借鉴身边优秀同行,最终把他们的成果化为己用,形成自己的思考并落到教育实践当中,赋能学生也赋能课堂。
“我特别认同一句话,实践之树常青。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实践,我们才能增长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张玮如是说。

可园中学数学老师高锦元:
追求有品质的数学教育
让学生有实实在在收获
课前有问题、有期待,课中有表达、有静思,课后有收获、有欣喜,这是东莞市可园中学数学老师高锦元希望并正在追求的课堂。
他希望同学们能够进行广泛而自由地表达,讨论也好,辩论也行,自己的演说也可以,把他的一些想法提出来,和同学们和老师进行思维碰撞、思想交流,“在他们一些想不透、理不清、道不明的地方,我就出面讲解关键处,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深度学习,探索一些核心问题。”
高锦元说,他希望在一堂数学课结束之后,学生觉得是有意义而且有意思的,他们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他给自己的数学教研定下三个方向,即专注课堂、精研课题、深学课程。专注课堂方面,他会精心设计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怎么引入、怎么提问、怎么总结、甚至怎么板书,都会精雕细琢,“我会向优秀的数学老师学习,汲取他们身上的精华,串起散落的珍珠”。
精研课题方面,则会针对某一个数学教育问题进行精致研究。比如,在其参加的一个课题研究中,他历时两个月,在两个专家指导下,经过12次大修改,最后才最终成型,达到满意效果。
深学课程方面,他认为只有老师学好数学,才能教好数学,只有深学课程才能够实践课程。为此,高锦元坚持订阅各类数学教育杂志,不仅购买了国内多个版本数学教材,包括小学和高中教材,甚至订购一些国外教材进行对比,取长补短,使得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入全面。
“未来,我仍将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争做名师,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学习、不断领悟、不断思考、不断实践。”对于专业成长与提升,目前高锦元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在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努力地向40分钟课堂要效益,努力在数学教育当中落实核心素养以及立德树人,努力实践学校“四有课堂”,即有精准的教学目标、有合适的教学方式、有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实在的教学效果,追求高效的、智慧的、有品质的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