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沥新四村:旧村活化成景点 环境美了腰包鼓了
i东莞-横沥专刊 2022-04-15 11:51:23

■横沥新四村旧貌换新颜,图为该村678艺时代文创风情街 通讯员 黄柏荣 摄

走进横沥新四村678艺时代,从亮眼醒目的门楼拐入巷道,只见一路沥青路面,两边房子的墙壁画满了上世纪60至80年代的复古漫画、创意涂鸦、艺术壁画,往村里直走,不时遇见游客在这里拍照打卡——眼前的新四村,让人难以联想到村民口中的旧景。

曾经,这里的标签有“陈旧残破、墙体发黑、锈迹斑斑”的老房子,“卫生死角、藏污纳垢”的边角地带,“污水横流、路面泥泞”的杂乱之地……经过几年努力,新四村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清理屋前屋后杂物、美化墙绘、增设绿化等举措,使环境旧貌换新颜,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而更大的动作来自于硬是将一个没有文化底蕴、闲置率达九成的小旧村,初步打造成高峰期多达万人以上来游玩的乡村文旅网红点。人居环境的提升,不仅留住了乡愁,还激发了旧村的活力。沉寂多年的小村庄渐渐为世人所见,从此,这里开始热闹起来。

多元力量响应共建美丽乡村

墙体上随处可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黑白电视、唯我柠檬茶、飞人乔丹、超级马里奥、魂斗罗等创意墙绘;荒废的小池塘新建了创意廊道,闲置空地成了大人小孩的游乐场,每到节假日都有本土歌手驻场演唱……这里就是新四村的网红地——678艺时代。

很难想象,一个闲置多年的旧村落,经过嵌入艺术的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旅游点,这一实属不易的大胆尝试,还得从改善人居环境说起。

早在2019年,新四村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呼吁辖区居民共同参与,扮靓美好家园。倡议一经发出,接踵而至的是一场场以美化家园为主题的活动。在闲暇时,党员、村民、志愿者商户加入“边角花园”行动,在清理垃圾死角基础上,一起种植、一起绘画。抓住田间地头空地打造“饮水思源”“红色记忆”等特色口袋花园,经过他们用彩绘的轮胎、精心设置的木栅栏、风车、花架等点缀的边角花园,多了一分灵气。慢慢地,曾经的垃圾死角变得整洁了,荒废的空地变得绿荫环绕。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党员干部、村民的共同参与,更需要企业与员工的积极响应。”新四村党委书记周学伦介绍,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新四村坚持“干”字当头、全民参与,形成了“男女老少齐上阵、环境提升总动员”的行动新氛围、新格局。

“参加村里组织的活动,认识了一些朋友,让我们更好地融入本地生活。”企业志愿者王海玲表示,新四村组织的各种活动,能让外来务工人员参与进来,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携手建设和谐共融美好家园。

周女士经常周末带着孩子们回来探望外公外婆,每每说起这些年的变化,都竖起大拇指点赞。“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来,觉得老旧房屋较多,现在变漂亮干净了,大家有空都会回来散步、探亲、消费,新四村一下成了网红景点。”周女士说。

人居环境改造激发旧村活力

走在如今的新四村,你会发现,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旧房子,却是七八十年代的风格。通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深耕地方特色、激活闲置资源,新四村走出了一条用环境撬动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旧村、老建筑被活化利用,一个极具创意的678艺时代文旅项目由此诞生。

“乡村振兴要发展产业,必须先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用环境资源留住乡愁记忆、激发旧村活力、撬动创意产业链。”周学伦直言,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前,村里旧房子的空置率达到了95%。但如今,不仅街铺兴旺,周边的物业租赁也带旺了起来,近两年房租直涨20%。

回想起当初,周学伦对旧村落的状况连连摇头:“明渠常常发出恶臭,巷道坑坑洼洼,不少房子因日久失修沦为危房,这也是导致空置率达95%的主要原因。”

2019年,新四村委会决议定位油榨村为开发地,以文创艺术人才入驻、改造休闲特色空间为发展核心,塑造新型乡村振兴空间,打造集艺术文化、休闲观光、康养服务、创意潮玩商业于一体的文创精品示范区。

活化旧村的第一步,是升级改造村巷道与旧房子等硬件元素。周学伦告诉记者,678艺时代主街地面铺设好之后,剩余资金不多,不足以支付里巷的路面升级工程。村民们知道情况后主动提出自己动手做地面平整、砖块铺设。于是,10余个村民迅速组成义务施工队,从自家门口作为起点,向四周延伸,先把烂泥路、石子路铺平,然后砌上红砖头,几天后,人字形的红砖路便完成。

然而,每条巷道后都有一条明渠,排污不畅,堵塞的生活垃圾和污水经常发出恶臭,还会招来老鼠蚊虫。新四村决定将每家每户的排水口连接入污水管网,将明渠改成密封式暗渠。“这样太好了!改造后的暗渠看上去舒服、干净、没臭味。”这小小的“改变”,一直为新四村村民所津津乐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红砖路和明渠升级后不久,里巷一个占地1200平方米的闲置地便有经营游乐场的商家前来洽谈业务了。“村民也很惊喜,原本是不太好整体出租的,谁知道环境提升了,商家就找上门来。大家尝到了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甜头。”周学伦说,678艺时代的创立还带动了村民共同创业,现在很多村民都在这里卖奶茶,也有在这里开店、摆地摊。

不仅如此,678艺时代熙塘旁边出租屋也跟着“旺”起来。自从人居环境整治后,也把周边的物业出租都带旺了,租金提升了20%以上。租户刘先生表示,推窗便是景,闲暇时间下楼就能满足生活娱乐需求,虽然租金比其他地方贵一点,但是很值得。

■美“沥”之谈

新四村党委书记周学伦:

人居环境展新貌 产业振兴有盼头

记者:近年来,贵村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有何亮点?

周学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没有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就难以扎实推进、取得实效。新四村严格落实由“一把手”真正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的方针,牢固树立全村“一盘棋”思想,进一步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形成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片长、路长制,落实监管责任,督促沿街住户、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职责。

为了使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彻底改善和根本好转,新四村全力开展全域村居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危旧农房改造及隐患排除、田间窝棚整治,村庄照明、路面硬底化等涉及人居环境的民生热点问题,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记者:请介绍一下贵村如何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撬动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

周学伦: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新四村以点带面全力开展全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实现干净整洁常态化,打好产业发展“特色牌”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新四村积极整合连片闲置地,全面实施产业兴旺。推进黄塘村2万平方米厂房建设,加快进度招商引资,围绕“一柱两翼”引入优质企业,助力村集体产业发展。推进小坑尾村黄江头约6000平方米厂房建设,全面发展集体物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全力协助小坑尾村东莞市华闽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东莞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等重大项目落地,到2022年,新四村将新增几十万平方米的集体厂房,为重点项目建设落地提供支撑,大大增加村集体收入,为乡村发展增添新动能。

文字:袁健斌 通讯员 邓明敏 图片:通讯员 黄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