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欧仙公传说”成为东莞市新的非遗项目
i东莞 2022-04-14 17:15:11

石龙,作为已有8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地处东江下游咽喉要道,自古都是商贸交通的重要枢纽。其地方饮食、技艺、建筑等方面都散发着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今年3月,东莞市公布石龙4个非遗项目被列入东莞市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至此,石龙的非遗项目增加到10项。

在龙城最为喧闹的一隅,有一处静谧风光,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为一体。顺着黄家山路,怒放的木棉树下,一座仿西洋风格的建筑出现在眼前。这座藏在新城区的欧仙院,距今已有281年的历史。

穿过建筑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人物塑像。塑像是位神采奕奕的仙翁,笑容豁达,他身负斗笠,手持船桨,一看便知他是一位船夫,仿佛正准备上船为东江两岸过往行人摆渡。相传北宋仁宗1023-1063年间,在黄家山渡口,有一位叫欧东明的渡人,其一生乐善好施,救人于危难,暮年为黄家山与石龙两岸人民摆渡,他一年四季不管严寒酷暑、白天黑夜,或是洪水暴涨,见有呼渡者必到。

传说一个明月夜,欧公载客江中,忽然笑着说:“你看,江上有一群仙人,正在饮酒高歌,并向我招手呢?”遂跃入江中。第二日,人们在江面上发现了欧公遗体,脸带微笑,一如生前。人们争相传言欧公已得道成仙。成为仙人的欧公在往后的数百年曾多次显灵护佑乡邻。后人敬之如父母,尊其为“欧仙公”,又感于其仙德,立祠堂建牌坊,使其香火绵延不绝。与众多传说共同造就欧公文化,也使黄家山村逐渐被称为“神仙故里”。

黄家山村本来就临水而筑,最早被称为“仙溪”,石龙首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仙溪福地欧公文化景区也由此得名。其由“仙溪福地”牌坊、欧仙院等组成,尚涵盖接龙桥、八角亭、古榕等周边名迹胜景。

据欧仙院碑记载,欧公“(渡人)未尝取一钱。遭溺者,拯之;病涉者,济之”。欧公信封神佛,助人为乐。民间传其去世后,得道成仙,多次显灵护佑乡邻。而欧公祠正是后人为感其仙德而建。

朝欧公祠走去,穿过拱廊,便能看到通体镏金,束发盘髻的欧仙翁像端坐在正厅中央。“神灵庇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字句被篆刻在铜像背后,祠内仍保存着光绪年间“欧仙翁”铭文石香炉。与高高在上的神仙不同,欧仙翁右手拿的是只鸡腿。据《石龙镇志》记载,欧公成仙前一天,其女儿给他一只鸡腿,他舍不得吃,放在衣袋里,死后鸡腿变成“鸡腿石”。据说,如用欧公祠前的井水冲“鸡腿石”,会冒小水泡,饮其水能治病。

文字:韦琼 图片:石龙融媒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