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张蕾老师秉持的教育理念。
张蕾从事教学20年,始终扎根职业教育第一线,她接替丈夫远赴新疆支教,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当朋友来交流,用温情呵护学生成长,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培养出一支高素质、带不走的专业教师队伍,纺织服装专业已成为兵团中职院校品牌专业。
接力丈夫援疆支教
2017年2月,张蕾接力丈夫的援疆使命,远赴新疆支教扶贫。
一开始是张蕾有点顾虑,她腰椎有旧疾,刚做完腰椎复位,而最牵挂的是年幼的女儿,因为如果夫妻两人轮流援疆,在女儿宝贵童年时光里,爸爸刚回来,妈妈又走了。
但是想到丈夫援疆刚刚打造起来的专业严重缺少带头人和教师,怕难以为继,短暂的纠结后,张蕾还是义无反顾来到图木舒克市,成为新一批援疆教师。
一开始到新疆,在广东已经生活了20年的张蕾并不适应,经常干的鼻子和嘴唇流血。但是看到当地人对援疆的老师都特别的真诚,孩子们求知欲特别强,很多家庭比较困难,张蕾就决定一定要教好他们,让他们在毕业时候能有一技之长,能有经济收入来源,也能让他们的下一代受到良好的教育。
张蕾把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有个学生叫苏比奴尔•吾苏因,母亲长年生病,家庭困难,备赛时情绪低落,张蕾经常和她谈心,带她出去玩,和她父母沟通,自掏腰包为她购买比赛材料和生活用品,使她重拾信心,获全国职业院校服装技能大赛二等奖、两次自治区纺织服装大赛一等奖。
另一个学生米可来木•艾力江,因为奶奶生病长期住院,说自己要请假去捡棉花赚生活费。张蕾就找他谈心,要把时间花在学习上,并主动担负起她的生活费,让她参加自治区服装大赛,连续两次获得二等奖, 后来还考上了大学。
将学生当自己的孩子,用心交流
张蕾介绍,职业中学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的原因,对学习不上心,甚至考试时在卷子上画个小乌龟交卷的学生也有。“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关注比较少,很多孩子做得很出格,就是为了引起注意,也有些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导致孩子有很重的逆反心理。”张蕾说,在教学中,他把学生当自己孩子、当朋友来看待,用心灵上和他们沟通,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唤醒他们心中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第三师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时,有一个孩子,因为小时候是留守儿童,初中是班上的淘气王,后来发现他很喜欢画画,就有意识地把他往服装大赛竞赛队员方面培养,后来在全国职业院校服装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
“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慢慢地才打开心扉,说和自己的爸爸从来不沟通,初中经常逃课上网吧,我就对他生活上格外关心,带他去买衣服,出去旅游也带上他,当自己孩子对待他,慢慢地把重心转移到学校,后来也考上了大学,现在准备去韩国留学。”张蕾说。
学生生活上有困难,她倾心相助;思想上陷入困境,她耐心引导,成为学生信赖的“知心蕾妈”和依赖的“人生导师”。
“虽然我不是你最出色的学生,但你是我最出色的老师。”又一次张蕾的一个学生给她发了一个问候短信,让张蕾很是感动。
“其实就我家来说,我和丈夫接力援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以身作则,也是教孩子做一个有担当、懂奉献的人。”张蕾说。
打造成纺织服装品牌专业
2018年4月,张蕾因为身体生病,又做了一次手术,4天后就带队到喀什参加自治区大赛,伤口在之后带国赛训练的一个月都没痊愈。
“当老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把传帮带把当地的老师带出来。”张蕾说,输血不如造血,给老师和学生传授技术,学校的专业强了,学生毕业后也可以独当一面,尤其是当地的女孩子,有了一技之长,人生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
在三师职校,有一件事情让张蕾印象深刻,在毕业设计时,她准备通过学生模特走秀的方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没有学生愿意参加模特队,后来联系校长,发动全校老师鼓励学生参与,终于凑够了人数。
张蕾自己花钱买化妆品给学生化妆;没有场地,就借了当地高中的操场;没有舞台,从当地宣传部借了设备,用半天时间搭了一个舞台;没有评委,就请来当地服装公司设计师作为评委,让学生们对市场行情也有一个把握。
模特走秀很成功,第二年在招人的时候,人数爆满,兵团电视台也来报道。
在各种比赛中训练中,学生用的材料,当地没有,张蕾就去市场上买一批回来先用着。又一次因为材料不够,她还从广东带去一批材料供学生使用。学生服装没有装饰品,她就买了鸡,大家一起把鸡杀了,用鸡毛做装饰。
从规划实施专业实训室,到实现图木舒克市师生共享广东优质教育资源;从专业耗材一针一线采买,到圆满展示毕业设计大赛,进行兵团南疆职教首次在设计时尚平台上展示“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成果,张蕾将纺织服装教育的种子撒在南疆大地。
三师职校纺织服装专业2018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100%,实训室从3到7个、学生从50人到现在近700人,成为该校龙头专业和兵团品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