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座城、同一个家”征文作品选登|有家人的家——莞家
i东莞 2022-03-24 17:16:43

有家人的家——莞家

作者:庄辉裕

家人在哪,家就在哪。我很赞同这个说法,因为家人都在莞,莞就成了我的家。我很感恩东莞这座有着强大包容力的城市,她用海纳百川的胸襟接纳我们这个来自揭阳市揭西县的家庭,让我们全家人得以在东莞一隅团聚,一起在东莞生活、工作和学习。

与莞初遇

大哥是我们家最早来到东莞谋生的一员,2007年经过艰苦求学和不懈努力他成为了中堂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如今他已经在中堂这片土地上为东莞的医疗事业奋斗了十四年,如今他已经累计不清出了多少趟急救车,救治了多少位病人。

我第一次接触东莞这个城市,是因为大哥。2011年高考结束后,收到广州大学录取通知的我喜不自禁,大哥也颇为高兴邀我来莞一游,说要在我上大学前见下世面,于是还没出过县城的我和当时还是大哥女朋友的大嫂搭上了往莞的长途汽车。

东莞见证了我很多的第一次。我第一次坐这么久的汽车前往一座城市,看着车窗经过一个个亮灯隧道的我对大城市充满了向往;我第一次看到了超过二十层的大厦,抬头仰望的我惊叹于这个城市能把高楼建得高耸入云的建筑技术;我第一次感受到万江麦德龙超市规模的庞大和货物的齐全,冷冻库里瑟瑟发抖的我仍兴致勃勃地扛起跟自己差不多高的火腿肠拍照;我第一次在东城虎英公园看到了古诗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实景,陶醉于美景的我真希望能跳入水池中零距离感受这画一样的美;我第一次有幸于七夕乞巧节观赏望牛墩劳动人民制作的精美贡案,目不转睛的我盯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偶生怕错过这独特的民俗文化……

后来读大学期间,每逢节假日我都应大哥邀请前往东莞度假,在零零碎碎的节假日中,我更加深了对东莞的了解,东莞不仅有丰富独特的人文景观,更有热情好客,朴实无华的东莞人民:每逢家里有喜宴或聚餐,大哥的东莞朋友们总是盛情邀请我们一同前往;他们不在乎外在衣着的华丽和品牌,而更注重做实事干实业,同时不忘享受生活。你永远不知道大街上穿着背心裤衩、拖着人字拖的大爷,可能是家里坐拥几套房产的“包租公”;饭店里打包剩饭剩菜最勤快的大妈,可能是家里有厂房出租的“包租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才是东莞人民的可爱之处呀!

与莞结缘

2015年,我忙着毕业找工作,妈妈却患上了很严重的胰腺炎。为了不影响我在笔试和面试中的表现,全家人都瞒着我。因为大四第一学期考研失败了,所以我给自己限定第二学期的时间内一定要找到工作,尽快给本不宽裕的家减轻负担,于是我在珠三角的各大城市间赶着一趟又一趟教师招聘的笔试和面试:今天刚在东莞参加完第一轮面试的我,明天就要到佛山面试,今晚就得从东莞出发,后天还要赶广州的笔试。

就是在东莞大哥送我去车站赶佛山的车时,我才得知了妈妈生重病的消息。尽管大哥没跟我提,但是途中我听到了爸爸打给哥哥的电话内容,几天前妈妈半夜肚子疼痛难耐,严重到稍微晚点送医院,妈妈就没命的那种,后来送医诊断才知道是胰腺炎,幸得及时就医如今情况有所好转。那一刻我立马慌得不知所措,眼泪不自觉就掉下来,为什么意外偏偏发生在我们家还未稳定下来的时候,在我全力冲刺的时候,我很怕“子欲养而亲不待”,何况我现在连“子欲养”的能力都没有,工作还没找到。大哥当时也只不过是还不到三十岁的孩子,全家的重担就落在他一个还没特别稳健的肩上,生重病的妈妈,找工作的妹妹都需要他操心。好在大哥宽慰我,妈妈现在情况已经好转一些,有爸爸在旁照顾,我过去照顾不但无济于事还耽误找工作。我抹了抹悄悄流下的泪水,一来不想大哥担心加重负担,二来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全力以赴,尽快给自己铸造一双强有力的铁臂膀才能真正照顾妈妈帮到家里,我扛起那十斤重的行李包,毅然奔赴在找工作的路上……

或许在2007年大哥刚来东莞的时候,或许于2011年我第一次接触东莞的时候,我就与东莞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扛住了黎明前那风雨兼程冷饿交加的黑暗,在三个月内跑了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这六个地方的招聘,经历了四次笔试、七次面试的我终于获得了东莞的青睐,有幸成为为东莞教育事业服务的一名人民教师。我永远不会忘记赶面试的我如何在公交站中和着灰尘一起吃下去的早餐;不会忘记下着雨的倒春寒早上我撑伞步行闹肚子找厕所赶面试的路上;不会忘记同样是下着雨因为面试成绩倒数第二我失魂落魄搭地铁回学校的傍晚;不会忘记因为没时间逛街穿着走烂的皮靴用书夹固定以免露馅的面试场景;不会忘记发着烧不断在宿舍天台上一遍又一遍演练试讲的自己……

我更忘不了的是,通过东莞教师初次面试的那天,我看到妈妈穿着睡衣站在宿舍昏暗的窗前转身看我的那一个回眸,原本富态满满的妈妈因为生病瘦到皮包骨,我情不自禁冲上前去抱住妈妈,轻轻地说:“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妈妈,你的肚腩去哪里了?”

于莞安家

继我第二个落户东莞之后,我的妈妈,二哥,爸爸也相继来到东莞,爸爸妈妈退休在家里照顾孙子,二哥在军队退伍后成为了麻涌的一名特警,服务于东莞的安全保障事业,他也记不清为东莞的安保工作在节假日里巡了多少次车,熬了多少个夜。

全家人在东莞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呢?

那就是我上班后全家人都出动来工作的学校看我:大哥推着婴儿车,妈妈扶着奶奶,大嫂抱着侄子,好不热闹。因为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所以全家人只得在我宿舍暂避。妈妈一边嘴上嫌弃我懒,一边动手帮我扫宿舍。奶奶会很热情地跟保安打招呼说“嗨!”仿若一个很时髦为孙女骄傲的老太太。

在我的身边,还有这么一群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告别父母,背井离乡,在东莞体育运动学校这一角土地上勤学苦练,拼搏进取。他们起早贪黑未说苦,屡次受挫不言败,为东莞乃至国家的体育事业奋斗终生。在今年的陕西全运会上,由东莞体校培养输送的田径运动员吴瑞庭勇夺男子三级跳远冠军;女篮运动员李月汝代表奥运组合队拿下冠军;男篮运动员徐昕、佟佳俊代表粤军拿下U19组别冠军;2016年,射击运动员惠子程更是在里约奥运会测试赛中打破世界纪录……

在东莞工作的第五年我遇到了我的爱人,我想是他身上那种东莞男孩特有的谦和细腻、温暖幽默吸引了我;而我身上这种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新莞人气质也吸引了他。我还收获了一位非常疼爱我的家婆,她总会变着法做我喜欢吃的美食,总能买到适合我穿提升我气质的衣服。

在不久的将来,我的孩子,也将降临在东莞这片土地上,成为第二代东莞人。东莞将继续哺育着他们成长,“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相信,我的孩子、侄子这一代中总会有人继续把青春挥洒在东莞这座城市,并且为东莞做出比我们这前一代人更大更重要的贡献。

因为东莞,自粤东而来的我们得以在莞相聚,我更愿称东莞为“莞家”。我要谢谢你,莞家!如今我已从青涩的新教师成长为一名有五年多教学经验,两次带领学生获市现场作文比赛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市一、三等奖的青年教师。你看着我成长,我见证了你的发展。因为你便利的交通,坐车半小时我就可以喝上一口妈妈煲的热汤;因为你发达的商业,假期我就可以带爸妈去国贸中心逛街购物;因为你绿色的环境,傍晚我就可以和侄子在东莞植物园放风筝;因为你多样的美食,闲暇之余我就可以和哥哥们一起相约品尝……我希望能用一首自创的《我爱东莞》藏头诗来表达对你的感恩和喜爱:

我本山城女,

爱家人聚暖。

东来寻梦想,

莞邑送团圆。

文字:庄辉裕 图片:郑志波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