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东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袁崇焕故事、江边水丸制作技艺、石龙豆皮鸡制作技艺等21个项目入选,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至此,东莞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达167个。
2021年2月,《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该管理办法的出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调查、保存、认定、保护、传承和利用等各环节进行规范,确保东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此大背景下,东莞非遗保护工作狠抓体系建设,开展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

此次,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收到8个类别共30个项目的申报材料,经考察、初评、评议、公示等环节,最终有21个项目成功入选。
接下来,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计划邀请这批新入选的非遗项目集体亮相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敬请期待。
延伸阅读
东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袁崇焕故事(民间文学)
欧仙公传说(民间文学)
尺八吹奏技法(传统音乐)
白眉拳(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杨氏太极拳(杨少候系顾派)(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潮绣(寮步)(传统美术)
塘厦盒篮编织技艺(传统技艺)
传统红木家具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江边水丸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洞箫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广式腊味制作技艺(茶山腊肠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莞城脆皮烧鹅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巢础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中堂槎滘鱼包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道滘广式喜饼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石龙家酒煮咸姜水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石龙豆皮鸡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岭南固元艾灸法(传统医药)
子午流注脏腑服药法(传统医药)
石龙张氏骨伤疗法(传统医药)
新塘抢炮头(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