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烦恼孩子上网课不自觉,这位班主任一个电话搞定
i东莞 2022-03-18 16:56:45

“分享一个好消息,从昨晚孩子接完老师的电话后,目睹了孩子的一些小变化,接完电话回家,小吴没有像之前那样直接开电脑玩……说句心里话,最感谢的人就是李老师您了。”东安中学一位学生家长给该校李孔林老师报喜道。

原来,这位家长居家网课半个月的孩子出现情绪问题,通过李老师的拇指效应情绪管理法疏导,不仅情绪好了,网课和作业也保质保量完成了。

学生上网课情绪低落,家长电话求助

3月17日,东安初级中学的李孔林老师一大早就收到家长发来的感谢短信。原来,因为落实防疫要求,长安自3月1日起转为线上教学,隔着屏幕,学生小吴自律性反弹。小吴的家长前天晚上给李老师发来了求助的短信:“李老师,这么晚打扰你了,小孩在家也上了一个星期的网课,他是一丁点儿也不自觉,一跟他提作业提学习就跟我急了,要不就是吵架,想问下老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治一治他?”

李老师是东安初级中学初二年级的一名班主任。收到家长求助电话,他第一时间安抚了家长,并开始准备和小吴沟通。

通过跟家长的对话,李老师知道了小吴特别喜欢历史,特别是对发生在苏联的历史。李老师分析,小吴在学校的时候是一个很自觉的学生,但上网课期间就开始“放飞自我”了,觉得写作业没有多大的用处。“如果强制性告诉他,一定要完成作业,不然返校后,就会被我惩罚。这样做是治标不治本的。”李老师告诉记者,同时,一个想法也在他的脑子迅速形成——做学生的心理同龄人,它的一个秘诀是“我爱你所爱”—学生喜欢的,教师也去接触,也去喜欢,“我查阅苏联的历史,了解学生所了解,师生间的距离才能拉近,我说的话学生才更愿意去听。”

用美好情绪管理法疏导学生

“那么久没有来学校,有没有想念学校的生活?”李老师致电小吴,开启了一场轻松愉快的电话“煲粥”,“我前段时间听到历史老师表扬了你。我也很喜欢历史,特别是发生在苏联的一些历史。有一个红色战神朱可夫元帅,我觉得你和他很像,都很努力,都很有自己的想法。”闲聊开场白,让小吴慢慢消除了对老师的心理防备。

听完评价,小吴在电话那头传来了开心的声音:“我也很佩服朱可夫元帅……”于是,师生二人从世界历史聊到中国历史;聊莫斯科保卫战到平型关大捷;聊白起到斯大林。从聊天中,李老师还知道了小吴喜欢漫画,师生二人又聊到了宫琦骏的《千与千寻》………就这样,李老师打开了小吴的话匣子。

聊天的过程中,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小吴说:“你逻辑思维很好,我相信你未来一定是一流的设计师。但是你离一流的设计师有一定的距离。加油,考上你的目标高中——济川中学。以后进一所好的大学,里面有很多名人,接触名人多了,你的视野和高度就会有所不同。”李老师在聊天中利用了近景目标远景化,不断加强小吴对远景目标的认识,建立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之间的联系,使近景目标发挥更大功效。通过这些也想告诉小吴,一个人如果什么目标都没有,就会浑浑噩噩混日子,对未来的期待能带来能量。

“同样的一个观点,倘若是自己喜欢的人说,就很容易接受,如果是自己非常讨厌的人说,就很难接受,很反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己人效应”。李老师说,他建议小吴在自己家的课桌上贴上自己的勉励语,在口袋上也装上勉励卡片,而小吴也都开心地照做了。

第二天早上,小吴妈妈发给李老师信息:小吴有了变化,接完电话回家,不仅认真完成了作业,还有效管理了时间,按时休息。不仅如此,小吴第二天把所有作业都补交上来了。

对此,李老师指出:这就是拇指效应—美好情绪管理法,放大学生的优点。从找问题走找优点,化消极为积极。“心理学上,有社会化强化,它是说人和人互动就形成了社会性,社会性强化就是通过人和人之间互动的形式来达成对学生的认可和肯定;这些在教育和管理学生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善于把班级问题变成教育契机,努力使其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关键的事件。”李老师说。

文字:覃凤春 图片:学校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