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送到我家,我的父母可以帮忙照顾。”“爸妈,你们放心去工作,我在家能照顾好妹妹。”“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同在抗疫的丈夫。”
近日,东莞各镇街开展多轮大规模核酸筛查,常平医护人员刘小午、罗三秋夜以继日在一线战“疫”。“夫妻档”抗疫一线并肩作战、亲人孩子支持理解、朋友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刘小午和罗三秋的“抗疫生活”,时时上演着温暖动人的故事。
夫妻抗疫一线“偶遇”
刘小午是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市东部中心医院)门诊部医务人员,自东莞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他驻村核酸采样6次、带队支援1次、接连3个月给20个特种行业人员核酸采样。
妻子罗三秋是常平社卫中心副主任护师,经常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闷热的N95口罩,进社区、挨家挨户上门进行核酸采样。
“高温天气下连续采样,会让我感到头疼、想吐,但大家都是这样工作,而且我的丈夫也在一线服务,我就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坚持住。”罗三秋表示,尽管两人总是在不同的“分战场”上开展工作,有时一天连一面都见不上,但他们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在木棆村驻村采样点一次核酸检测工作中,采样点从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市东部中心医院)与常平社卫中心抽调医务人员,而名单里正好有刘小午、罗三秋两人的名字。夫妻终以“战友”的身份在核酸采样点相见,“并肩作战”的距离再一步拉近。
两人相视一笑,同事帮他们拍下这难得的画面,夫妻俩幸福的模样被定格在照片里。同事们觉得他们幸福的样子好似一对“神仙眷侣”,笑称他们给大家撒了一大把“狗粮”。
邻里朋友守望相助
“家里娃的午饭、晚饭安排好没?”在刘小午、罗三秋两个人的微信聊天记录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对话。在他们的四口之家里,还有读幼儿园的小女儿和正在读初中的儿子。由于采样工作忙碌,两人只能把孩子“寄托”到朋友、邻居、老师的身边。
刘小午介绍,每天早上六点半,他首先将女儿送到幼儿园,让幼儿园门卫帮忙照看,等老师上班后,女儿再跟着老师回到课室;下午放学则是由朋友接回家照看,与朋友们的孩子一起学习、吃饭、休息。“女儿已经在朋友家里‘混熟了’,她很懂事,每次出门都说自己会乖乖的。”刘小午说。
儿子居家学习期间,也会担起“大哥哥”的责任。“爸妈,你们放心去工作,我在家能照顾好妹妹,饭点会煮水饺给她吃,晚上会帮她吹头发、哄她睡觉的。”刘小午将儿子原话复述给记者,看到两个孩子这么懂事,夫妻俩是既欣慰又愧疚。
感动刘小午夫妇的,不仅是孩子,还有身边的朋友们。“有需要的话,把孩子送到我家,我们家有父母可以帮忙照顾。”“要不要帮忙接孩子放学,有事就说一声。”“感谢你们医护人员为我们在拼命,能帮到你们我也很开心。”……在抗疫期间,刘小午夫妇经常会收到朋友们的电话和信息,都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忙照顾孩子。
“不少朋友都主动帮助我们,为我们在一线奋斗的医护人员们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感恩遇见他们!”刘小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