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审图系统发现异常,嫌疑位置位于集装箱底部倒数第三排,请现场查验关员重点关注。”黄埔海关集中审像中心关员在对一幅申报为“服装”的跨境电商出口货物的X光图像进行综合研判时发现异常,海关查验关员随即对嫌疑部位进行重点查验,最终查获夹藏食品2.5吨。这是黄埔海关通过“智能审图+人工查验”方式查获夹藏案件的一个小缩影。
黄埔海关依托全链条智慧监管,加大智能审图系统等科技应用创新力度,通过给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H986)、CT机等查验设备安上“智慧大脑”,把人工智能技术和海关监管要求进行深度融合,在提高海关监管效能和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智能查验设备在跨境电商业务领域应用广泛,跨境电商货物具有数量多、种类繁、翻找难等特点,人工查验在精准度和效率上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而通过H986、CT机等智能查验设备进行非侵入式查验,利用过机物品密度和有效原子序数等信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则可实现对多种违禁品的自动预警识别。
以东莞长安海关为例,作为黄埔海关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现场海关,该关启动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H986)审像集约化改革,试行“先期机检+智能审图”作业模式,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同时,进一步压缩了通关时间,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
“我们根据‘顺势监管’的理念对跨境电商货物运输车辆采取先期机检,在跨境电商集装箱货物运抵车场后即通过H986机检查验设备对货物实施‘无感式检查’,扫描图像上传至集中审像中心,扫描图像判定正常,货物便可以正常办理验放手续,判定异常的话,海关关员就会进行现场查验。”东莞长安海关电商业务监管科副科长冯兵说。据了解,2021年,东莞长安海关在利用智能审图功能查发夹藏夹带、包装异常、品名不符等案件同比增长66.6%。
作为“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的一部分,黄埔海关持续提升海关基础设施、海关管理和海关监管的智能化水平,建成涵盖运输工具、货物的智能验放体系,不断深化智慧海关建设。同时,推广“先期机检+智能审图”等作业模式,发挥H986、CT机等智能查验设备非侵入式查验作用,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以科技赋能海关监管持续提升质效,在强化监管的前提下优化服务,保障货物“管得住、通得快”。
2021年,黄埔海关通过“智能审图+人工查验”查验进出口集装箱8.6万标箱,同比增长4成以上,拦截固体废物267吨,同比增长近45倍。此外,还查获了假冒伪劣苹果手机、伪瞒报危险货物、人体生长激素等一系列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