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有她”①|东莞警界“花木兰”陈碧莲:儿子是我的最佳拍档
i东莞 2022-03-07 21:29:09

【编者按】

在东莞公安队伍里有这样一群人,她们坚韧、细致,撑起了公安工作的“半边天”。她们是警营里的铿锵玫瑰,她们多数人虽没有冲锋陷阵的壮举,但仍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静静绽放。她们用一张张自信、坚毅、温暖的笑容,贴近了心与心的距离,诠释着警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花开有季,警花无期。值“三八”国际妇女节112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东莞日报》将推出“平安有她”系列报道,向东莞的警花们致敬!

她叫陈碧莲,现任东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四大队大队长。从警25年来,她用女性的柔韧在打击犯罪这份凝重的工作中书写着自己特有的警察人生: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荣获个人嘉奖3次;并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被省公安厅授予“新时代南粤民警巾帼之星”提名奖、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被东莞市公安局评为“亚运安保先锋”“优秀教官”;2019年入选公安部五局“审讯人才库”;2021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

翻过亮眼的履历,陈碧莲心中脸上泛起了女性温柔的一面,动情地说家人是她最坚强的后盾,让她在除暴安良的路上坚毅前行。

“那年那剧埋下了从警梦”

“《便衣警察》这部电视剧你看过没?对,就是《少年壮志不言愁》那个主题曲的电视剧。为什么当警察,就是从小看影片受到了影响。”谈起自己的从警起点,陈碧莲的思绪沉入了回忆之中,也就是从儿时起,她就对军人、警察这类除暴安良的形象特别憧憬。长大后,她不仅嫁给了警察,自己也穿上了那身心心念念的藏蓝警服。

1994年,陈碧莲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填报专业志愿时她没有丝毫犹豫地写上了刑侦方向。

为什么会这样选?“打击违法犯罪,刑侦专业最直接。”陈碧莲爽朗地给出了答案。带着这份初心,陈碧莲在校期间就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警后,她也时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的初心使命,一直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一线,并通过长期的刻苦钻研,成长为预审办案方面的岗位能手。

2017年11月,犯罪嫌疑人谭某的DNA与2002年发生在石龙的一起命案现场提取的血迹DNA样本高度匹配,然而谭某归案后拒不认罪。当时谭某被羁押在中山市看守所,陈碧莲主动请缨担任主审,和同事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往返东莞、中山上百次,组织提审27次。

凭借多年积累的办案经验和审讯技巧,陈碧莲最终找到了攻破谭某心理防线的最佳“杀手锏”,也因此获取关键性证据。谭某一审被法院判处死刑,他在看守所时还曾给陈碧莲写感谢信,感谢陈碧莲唤醒了他向死者赎罪的良知。

2018年,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侦办涉黑恶案件对办案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陈碧莲主动申请加入全市扫黑除恶专班,当年底就接到了“12·12”特大串通投标系列案专案。在侦办案件过程中,陈碧莲和专案组同事克服众多困难,仅用时一个月便成功收网,打掉串通投标团伙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83名,查明串通投标工程167宗,总造价达86亿元,追赃挽损现金人民币2432万余元,有效净化和改善了东莞招投标市场的秩序。

面对这些成绩,陈碧莲从未“居功自傲”,她说,这些都是一名刑警的分内之职。这些成绩的由来,既是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家人们鼎力支持的回馈。

“因为你的父母是警察”

2021年的一个晚上,忙了一天案件的陈碧莲回到了家里。“宾宾,这么晚了怎么不开灯?”推开家门,陈碧莲疑惑地向儿子问到。听到陈碧莲的声音,儿子宾宾从房中走出,手上端着一个点上蜡烛的生日蛋糕。这时,陈碧莲才意识到,当天正是她的生日。

“我的从警生活就是在家人的这种‘特殊关照’下过来的,如今回想,总是会觉得自己很幸运,从父母、兄长,到丈夫,再到宾宾这个‘最佳拍档’,是他们让我在除暴安良的路上没有后顾之忧。”陈碧莲柔声说。

刑警办案,加班加点是常态。陈碧莲夫妇都是警察,俩人都忙,但纵使在忙,夫妻二人都坚持不请保姆,谁有空谁就带儿子,实在都忙,陈碧莲就会将儿子带到单位去。

“因为知道夫妻俩的工作特点,从小我们就有意识地教育儿子要学会独立,不仅是生活上,还有他的性格上。但纵使如此,我也经常被儿子感动到。记得是在他读初一时的一个晚上,他爸爸出差了,而我也要在单位加班,儿子不仅自己完成了作业,还和单位的哥哥姐姐们聊警察故事,根本不会来打扰我工作。凌晨3点,我完成手头任务,当看到躺在单位沙发上睡着的小宾时,眼眶不禁湿润。”陈碧莲说。

宾宾之所以会如此理解父母,与他的家庭环境离息息相关,更与陈碧莲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

“和宾宾相处,我更多的时候是把自己当成他的朋友,用朋友的方式和他聊天交心,也会从朋友的角度给他建议,但从不会强制要求他要怎么做,我会告诉他,你要学会自己做决定,要学会自己去学会,因为你的父母是警察。”在陈碧莲夫妻的培养下,宾宾从小就特别懂事,很少让父母操心,随着年龄的成长,更是成为了父母的贴心人。

“比如说寒暑假,我和丈夫回到家后,儿子就端上了热腾腾的饭菜,家里也收拾的明明白白,最让我感觉到贴心的是,他的学习也不用我们操心,自己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知名政法大学。”陈碧莲告诉记者,有时她也会问儿子,爸爸妈妈陪伴的时间不多,儿子是否怪他们。但每到此时,儿子宾宾总是告诉陈碧莲:“爸爸妈妈这样,也是为了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孩子有爸爸妈妈的照顾,你们对我的好,我的心里感受得到。”

这就是陈碧莲的工作生活故事,相比“花木兰”这个称号,她说希望未来能将亏欠儿子的那些陪伴,弥补在儿子的儿子身上。

文字:王子玺 图片:陈栋 通讯员 管萱萱 制图:谢亚娟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