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疫情发生以来,有群众因封控等原因无法出行,但疫情封控阻断不了关怀,为了保障涉疫地区群众的医疗需求,卫健、公安、医疗机构、社区等相关部门线上线下结合,跨部门联动,尽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就医问题。
杨奶奶打上了救命针
“我奶奶现在东莞大朗,她得了肺癌,需要3月2号去南城取药并且打上救命针……”2月26日,一位市民在“莞香花开”后台留言求助,得到消息后,我市相关部门立即了解情况,经了解,求助的是一位女士,奶奶姓杨,现住大朗。杨奶奶患有肺癌,厂家已经发了一种注射液到南城的一家合作药店,需要本人或家属去领药,再找一家医疗机构注射。但因疫情,她和奶奶出不了大朗。
为了提供帮助,市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工作人员田先洪和东莞日报记者均联系上了她,协调取药和注射事宜。最终,她成功取到药物,田先洪协调大朗医院为杨奶奶注射。
“已经打上了,谢谢谢谢!”3月3日,这位市民高兴地发朋友圈称:“因为奶奶情况特殊,需要打特殊救命针,因疫情走不动,医院诊所都没找好,最后还是小编、防疫人员、政府、医生护士帮忙了,特别特别感谢!”
4个大朗家庭的求助
疫情封控阻断不了关怀。为了保障涉疫地区群众的就医需求,相关部门公布了大朗镇、大朗医院、大朗社卫中心、虎门镇、常平镇的24小时医疗救治服务热线电话,能解决的当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交由市医疗救治组协调。
2月28日,大朗镇蔡边村深横街的段先生打热线反映称,其爱人已预约了3月1日到东莞市人民医院做舌癌第一期放疗,因疫情原因无法出行。市医疗救治组随后抽调东莞市人民医院和滨海湾中心医院共2名肿瘤科医生驻点大朗医院,集中服务段先生爱人这样的癌症患者。
2月27日,热线分别收到4个大朗家庭的求助,称小孩(共4名)需定期到市妇幼保健院注射药物抑制性早熟,目前即将超期注射该药物,若超时注射则会影响治疗效果,前半年的注射可能就白费了,且该药物为进口药物,价格相对较高,需冷链运输。所以询问能否安排有关人员将药物配送至大朗镇安排注射或能否安排他们外出就医。
收到求助后,市医疗救治组迅速协调市妇幼保健院于3月1日送药到大朗医院,并通知群众统一于3月2日下午3点到大朗医院注射。
日均接电话咨询250个
3月2日,热线还收到一些求助:长塘管控区域内有群众高烧39度需要就医;黎贝岭有一陈姓女性患者肝囊肿术后,要求术后拔管;沙步一孕妇“27周+”,粤康码红码,想外出孕检;封控区内有群众不舒服想开药……求助无小事,医疗救治组专班协调三人小组、大朗医院、产科等跟进处理。
截至发稿前,市医疗救治组共协调办结近百件大朗居民的就医问题。大朗医院24小时医疗救治服务热线日均接电话咨询250个。
立即核实,立即帮助
不仅是医疗系统,公安、社区、志愿者等部门和组织也各尽所能,在各自领域帮助解决大朗民众的就医问题。
2月26日14时许,大朗镇屏山社区一名孕妇向在执行安保勤务的警员求助,称其怀孕肚痛,需要前往医院治疗。现场警员核实情况和健康码后,马上与指挥部沟通,警车开路护送求助群众前往医院。
3月1日9时许,大朗镇屏山社区治保主任接到群众电话求助,其妻子夏某怀孕37周,出现下身出血,急需送医,民警们立即核实信息和健康码情况,由警车护送至大医院治疗。
3月3日下午,民警在大朗镇巷头社区进行核酸检测任务时接到一女群众求助,称小孩有癫痫,平时在石龙治疗,由于疫情管控,孩子可能面临断药、病情加重情况。核实情况后,民警立即与石龙的医院沟通,调度警力赶往石龙的医院取药,送至大朗转交给家长,解决了燃眉之急。
“总客服”闭环跟踪处理
12345市政府热线在协调解决就医问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发生以来,12345热线全面整合防疫力量,担当起疫情咨询“总客服”,电话量提升至每天约2.5万件。截至3月5日,热线累计受理有关疫情的诉求4万多件。
“喂,你好,我之前预约了3月1日到东莞市人民医院做癌症放疗检查,因疫情原因无法出行,怎么办啊?”2月25日,王先生焦急地致电热线,请求帮助。热线话务员接到求助后,迅速将情况记录下来,并第一时间通过系统平台派单给大朗镇处理。大朗镇马上与大朗镇卫生健康局、市人民医院协调,顺利帮助市民解决问题。事后,话务员还主动联系市民回访。
12345热线与大朗联合启动了“疫情紧急联动闭环处理机制”,实现紧急重大事件接诉即办、全程跟进、闭环管理。目前,已为群众解决出行困难、物资保障、就医用药等467件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