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防疫工作不放松。此时,您可能会因为一些疫情信息和防疫举措而致心情和安排受到些影响,甚至产生迷茫、惶恐等负面心情。不过别担心,这份居家防疫心理调适指南,有助于陪您一起度过这段特别的日子。
写给同学们
一、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科学理性对待疫情,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要保持冷静理性,避免因过度关注疫情,而加重焦虑恐慌情绪。
二、学会自我管理
居家期间,仍要保持作息规律,制定学习计划。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增加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学会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设定优先级别,按轻重缓急处理事情。保持精力充沛,轻松应对学习与生活。
三、学会积极沟通
学会和父母沟通交流,在充分表达自身的感受和需要的同时,也积极理解支持父母,通过恰当的方式增进与父母的感情。学会利用电话、微信等线上沟通平台,与同学、好友交流。减轻孤独感,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四、掌握心理防护方法
★ 注意转移法:当感到有负面情绪时,做一些能让自己感觉更好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看书、聊天、看电视、玩游戏、做家务等等,将注意力转移到让自己舒适的事情上来。
★ 呼吸放松法:深吸气,内心默数“1、2、3、4、5”,感受空气从鼻腔慢慢进入肺部,暂停2-3秒钟,慢慢地进行呼气,感受浊气经鼻腔呼出身体,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如此反复3次,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 肌肉放松法:采用平躺或端坐的姿势,放松顺序可遵循自上而下,从头到脚,反之亦可。先是闭上眼睛,全身放松;接着深深吸气,并紧绷神经,保持五秒钟;再慢慢呼气,放松十五秒钟左右。
★ 合理宣泄法:遇到恐慌、焦虑、愤怒、沮丧、不安等情绪,这是正常的,这就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发泄口来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比如,和父母朋友互相倾诉;进行室内运动、唱歌等。
★ 自我接纳法:接受自己会有焦虑和恐惧的不良情绪,接受自己暂时的脆弱,不要否认和排斥它们。告诉自己:我最近确实有些敏感、紧张和焦虑,但这只是暂时的,我不去过分关注它,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 蝴蝶拍:接闭上眼睛或半合眼,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双手交替摆动,轻拍双肩,同时缓慢深呼吸,如此重复。
★ 保险箱技术:一种通过想象来完成的负性情绪处理技术,有意识地对内心积攒的负性情绪进行打包封存,从而使自我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从这些负性情绪及消极观念中解放。
写给家长朋友们
一、给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关心
作为家长要保持情绪稳定、信念坚定、内心坚强;多关注孩子的反应,多包容、多理解,鼓励孩子积极面对无法预知的风险。面对疫情,多问问“怎么做,我们会感觉好一些”,聚焦问题的解决既有利于缓解焦虑和无助,又有利于快速寻找解决途径。
二、创造和谐的亲子关系氛围
和孩子一起学习、游戏、运动、阅读、看电视、听音乐、做饭等,善于运用正确的沟通方式,认真听孩子表达,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解决孩子困惑、情感和愿望。
三、调整心态,家校携手共抗疫情
积极配合防疫决策部署,留意相关信息,配合学校做好排查、上报信息等工作,积极调整心态,家校携手,有共同抗击疫情的信心。
四、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居家学习期间,如果出现无法自行调节的情绪问题或心理困惑,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您可以预约长安镇“心安家园”线上心理咨询或拨打专业心理援助热线寻求心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