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堂镇决定在2022年继续推动一批民生实事得到落实。前期,镇政府通过广泛征集、充分酝酿、认真梳理,根据“兜底性、普惠性、实效性、特色性、合理性、时限性”等原则,遴选形成了12个2022年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涵盖了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教育医疗、人居环境、弱势群体关怀等多个方面。

2月17日,中堂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上,经过人大代表们的审议、讨论和票决,最终确定十件民生实事入选为“中堂镇2022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据了解,2022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总投资约1.6亿余元,包括全力守护公共安全、保障群众食品安全、筑牢弱势群体防线、推进教育扩容提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便民惠民服务、深化就业创业帮扶、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多个方面。
2022年政府十件民生实事
01
全力守护公共安全
1.打造高素质“中堂义警”队伍。

2.组建中堂镇专职消防队下马四消防分站。
02
保障群众食品安全
1.完成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不少于32400批次。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委托第三方抽检机构对全镇农贸市场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食用农产品实施快速检测,计划全年检测不少于32400批次,定期发布抽检信息。

2.完成食品抽检不少于1327批次,不合格处置率100%。
全镇食品抽检,按照食品抽检量不少于“每年每千人6批次”要求,对全镇食品进行抽样检验,计划抽检不少于1327批次,并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依法进行处置,不合格处置率100%。
03
筑牢弱势群体防线
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包括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类养老机构以及村(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等在内的社区资源,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协助解决其养老需求的社会化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关爱、文化体育、紧急救助等一种或若干种服务的社会养老服务。

关注关心妇女儿童心理健康,重点关注困难妇女儿童家庭,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小组讨论、工作坊等活动,为群众提供日常心理咨询服务,深度跟进个案发展。
04
推进教育扩容提质
1.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3所,新增公办小学学位1800个;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50个。
2022年9月,完成槎滘小学、第二小学、潢涌小学新建教学楼、生活楼建设并投入使用,共新增1800个学位;完成第五幼儿园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增450个学位;完成第二幼儿园小学生活楼建设并投入使用。

2.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包括早餐、午餐,午休及下午课后服务。学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合理安排课后服务的时间及内容。下午课后服务以基本托管服务为主,与素质拓展服务相结合。
05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1.完成中堂镇社卫中心新大楼主体建设。
本工程为改建项目,是一栋8层大楼,每层面积1200平方米。中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大楼的建成,将有效解决中心就诊停车难问题,改善医疗业务用房和群众就医环境,规范发热诊室的设置,并将增设预防接种门诊和国医馆等科室,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升中心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中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易地重建(资料图)。
2.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及干预项目。
有序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计划,开展小学一年级入学视力筛查和健康普查教育工作,完成中堂医院近视防控门诊建设。
3.深化高血压、糖尿病早期筛查及干预行动,规范慢病患者健康管理。
开展人群血压、血糖监测及风险评估,及早开展健康行为干预,通过改善饮食、改变生活方式,并改善血脂、体重等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慢性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行动,落实“三早一规范”策略,对慢性病患者实施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规范化健康管理,有效降低慢性病患病率。2022年目标:18 岁及以上门诊首诊患者血压测量率≥95%。35-49 岁户籍人口糖尿病筛查率≥60%。

06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1.升级中堂镇路内泊位智能化改造。

2.文化广场儿童游乐区升级改造项目。
07
打造便民惠民服务
为进一步向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拟对中堂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区矫正中心进行优化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配备办事大厅、自助服务区、接待室、咨询室、调解室、会谈室等设施设备。智慧社区矫正中心配备报到登记室、矫正宣告室、监控指挥室、教育培训室、心理矫治室、档案资料室、远程视频帮教会见室等。

为方便群众出行,进一步提升中堂镇公共交通系统,拟新开通公交线路,新购置或投入微型巴士,采用双向循环运营模式,并新建中堂自然资源分局、觉华寺、南国雅苑、莞都可苑等站点,新增洲仔围、中堂路口、中堂中学等站点。
08
深化就业创业帮扶
围绕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重点抓好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服务,加强宣传引导,开展各项技能培训,落实各项就业创业补贴,确保失业登记人员就业服务率达100%,应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400人次。
09
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

依托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体系,整合联动社会力量,开展“四个100”(共享文化空间、共享文化活动、共享文化志愿代言团以及文艺文创产品)。
10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2022年底前配建城管社区工作站,布设城管片长。城管片长扎根一线,主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市民群众随时随地联系城管片长,便捷找到城管社区工作站,群众诉求得到快速响应,群众身边的城市管理问题从源头上得到解决,感受有温度的城管队伍。

持续巩固“1+1”示范片区的中心社区、下芦村的垃圾分类效果,全镇实现30%以上村(社区)达到示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