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的公园星罗棋布,月明湖盛开的花海美不胜收,农业园的瓜果香飘十里。近日,记者走进初春时节的东坑,看到的是一个更显美丽、更加宜居的精致魅力小镇。

近年来,东坑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公园小镇”已具雏形,市民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城市面貌展现全新气象。而“绿城花海”的良好环境,对东坑的引人留人、引商强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东坑已有产值超亿元企业70家,很大部分为高技术制造企业,其中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就有2家。如今的东坑,已步入以高品质城市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村民家门口就是公园
走进东坑井美村,一个优美的荔枝公园呈现在记者眼前,一边是草莓园,另一边是荔枝林,中间隔着一条休憩长廊,满眼都是浓浓的绿意。
在荔枝林下,是整齐划一的小菜园。此时,谢老伯正在松土浇水。“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地,也有一些垃圾。”谢老伯介绍,政府将这个地方清理干净,建成荔枝公园,环境好了很多。后来,村里将空地分成多个小菜园,让村民认领种植。谢老伯高兴地说,“自己种菜自己吃,健康又省钱。”

当前,东坑全力推进36个荔枝公园整治改造。“东坑每条村都有荔枝林,记得小时候,我们经常跑到荔枝林玩。但后来由于疏于管理,一些人往里面偷倒垃圾,荔枝林慢慢变成脏乱地。”东坑镇农林水务局乡村振兴组组长黄国洪表示,近年来,东坑每年投入8000万元,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良好成效。而此次对荔枝林整治改造,则成为东坑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的突破口。
对荔枝林的整治改造,东坑科学分类、示范带动进行。一方面,对靠近民宅和工业区,周围人员密集的荔枝林,优先改造,建成功能较为齐全的休闲公园;另一方面,对较为偏僻的荔枝林,则改建成“四小园”。去年,东坑先行改造6个荔枝公园。东坑镇副镇长卢广新表示,示范很有效果,村里的荔枝公园建好后,环境“黑点”变成“景点”,直观体现出前后的变化,让身处其中的村民有获得感,也让其他村争相效仿。
近年来,东坑大力打造“公园小镇”,36个荔枝公园只是其中的一块拼图。除了荔枝园外,目前东坑已建成数量众多的镇村两级公园、街头小景,以及面积较大的彩色林、一批“四小园”。如今的东坑,村村有公园,村民家门口就是公园。

全域性高品质人居环境
春天是赏花的好时节。在东坑月明湖,近百亩的油菜花一望无际,仿佛一个金色的海洋。成群结队的市民群众,纷纷跑到这里“打卡”。大家徜徉在花海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东坑的新变化。
“这里的油菜花太美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小姐忍不住赞叹说。陈小姐在附近工作,因为疫情缘故,她今年留在东坑过年。她表示,春节期间,她经常跟朋友过来赏花。“简直成了我们的后花园。”陈小姐笑着说。
据了解,月明湖曾经只是几口小鱼塘,周边比较荒凉,平时鲜有人迹。去年,东坑启动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项目,以月明湖为核心,囊括丁屋、彭屋、黄屋三个村,通过修复山水生态、综合环境整治、优化内部交通、完善配套功能、凸显区域特色等五大类型项目,进行集中连片建设。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不仅景观美丽,而且人文底蕴深厚,有20多棵古芒果树,以及黄氏大宗祠、彭氏大宗祠、丁氏祠堂、永兴楼、亭岗古庙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东坑住建局工作人员透露,力争项目在今年全部完工,打造成集生态基地、文化灵魂、综合配套的高品质“山水新天地”。
更大的一盘棋局正在东坑谋划。东坑农业园在另一头,与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项目遥相呼应。东坑农业园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是东坑及周边镇街的“天然氧吧”。近年来,东坑不断升级农业园,发展精品生态旅游。日前,该农业园的碧道建设基本完工。
再把目光对准东坑镇中心区,城市品质的不断提升带来了喜人变化。随着东坑世纪广场、镇政府周边绿化景观的提档升级,以及迎宾路慢行品质系统的升级改造,整个镇中心再度刷新颜值,景观更具层次感,白天五彩斑斓,晚上灯光璀璨,给市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接下来,东坑将以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项目和东坑农业园为中心,通过碧道、绿道,将镇中心以及各村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全域性的高品质人居环境。

促进先进制造业扎根集聚
东坑土地面积仅23.8平方公里,其经济总量在全市来说也不算拔尖。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吸引到更多的优质企业和人才,实现更大的突破和更高水平的发展,是东坑镇党委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东坑将破局的关键点放在城市管理上,坚持以城市品质提升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新了“精细严实”的管理模式,逐渐形成广受赞誉的“精细严实”东坑经验,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亮丽整洁”成为东坑的“招牌”,这对该镇引人留人、引商强商,尤其是推动先进制造业的扎根集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据统计,过去五年来,东坑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2宗,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比超六成,并形成由电子信息制造业单一支柱,转向与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构成的“双轮驱动”产业发展新格局。目前,该镇产值亿元以上企业70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1家,新能德科技、富强电子2家企业已超100亿元,新引进的东勤科技去年底已投产,未来产值将突破200亿元。2021年,该镇GDP已突破200亿元,以占全市不到1%的辖区面积,创造了近2%的经济贡献,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GDP产出13.25亿元,全市排名第4。
“对企业来说,愿意在当地留下来,环境因素占全部因素的七成。”富强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富强之所以扎根东坑做大做强,除了政府服务又快又准外,就在于东坑环境足够美。“企业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环境走。”新能德科技相关负责人说,东坑的人文和环境都非常好,地理位置优越,具备一个“精致小镇”的魅力,能够吸引众多的人才爱上东坑、定居东坑。“东坑的绿化很好,晚上的灯光夜景尤其漂亮。”东勤科技一名员工如是说。

延伸阅读
构建“魅力东坑15分钟生活圈”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指出,以深度城市化为方向,加快打造大湾区综合环境新高地。近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强调,统筹抓好“三农”、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下大力气整治旧村老村,持续优化城市综合环境,全力打造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东坑镇委书记谭全河表示,东坑将全力实施城市品质跃升工程,推动精致形象实现更大突破。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经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打造“田”字型的“生态景观+舒适出行+休闲健身”全域慢行系统,构建“魅力东坑15分钟生活圈”。
东坑镇委副书记、镇长蔡国威表示,将“精细严实”的精致化管理思维贯穿全域,加快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打造推窗见绿、蓝绿交织、出门进园的“公园小镇”新名片,提供极致的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配套,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高层次人才。
东坑镇副镇长卢广新表示,将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尤其是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整治“三线”乱拉乱挂,加快建设36个荔枝公园,进一步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