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春佳节重要的团圆时刻。在传统观念中,只有过了元宵节,才算真正过完年,才会真正意义上收心,奔赴新的一年。由此可见,元宵节在中国人心中,具有特别意义,分量很重。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据何环珠主编的《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册)》中“新年习俗”条目介绍,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的。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阖家团圆,其乐融融。
莞邑大地元宵佳节,既继承了中国元宵佳节的传统,又在千百年来逐步演化发展成为独特的地域习俗特色。据民国《东莞县志》载:“元夕张灯,烧火树,为狮、象、鱼、龙、百戏,其词人以隐语体物,张之灯间,如射覆然,然能命中者,必有以持赠。或为秋千之戏。亲串好会,妇女相馈以粉丸,曰结缘。是夕紫姑神以卜。相传紫姑以是夜为大妇所逐死,故俗悯而祀之,亦相戒以不妒也”——可见,东莞元宵节传统的活动有挂花灯、烧烟花、猜灯谜、迎紫姑、耍秋千、结缘等。此外龙舞、狮舞、麒麟舞、貔貅舞、凤舞等民间舞蹈颇为繁盛,游花车、食元宵、观焰火、赏文艺晚会等活动也是是日的传统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人文底蕴深厚。
▲2021年万江实验小学开展的元宵节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图为简诗琦同学作品
香丸“结缘”摒过往
东莞学者容肇祖在《东莞年节的习俗》一文中记载:“正月十五日,祀神之品必有炒粉丸,名曰享丸。妇女以粉丸相馈,名曰‘结缘’。是晚或有放烟花,或有设灯谜以享客,中覆者给以赠品”。
“结缘”,目前在东莞各地颇为流行,如东城梨川社区就有煮吃甜汤丸和炒响丸(即上文享丸、又称香丸、向丸等)互相赠送的习俗,称为“结缘”(《梨川村志》)。
容肇祖的妹妹容媛在《东莞旧历年例》一文对莞邑元宵“结缘”的记载更为详细:“十五日,祀神的手续及物品和初二日一样,惟加多向丸、银、钱(各一封)、白榄、红枣等凑成一盆,俗称为钱银有缘(丸与缘同音)。是日会客,多捧向丸一盆,名曰结缘。如向丸掉下地的,例不拾起,俗传拾了地上的丸,即是和地下结缘。恐寿命不长云。凡属新嫁娘,是日必须回男家。于十五日左右,女家多有以向丸、年具等凑成一担送去男家,名曰结缘。”
其中,年具一项,视家之贫富为办年具多少的标准,惟如龙及碌堆两样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俗称:“如龙是本,碌堆是利。”无论贫富的人,均要有本有利的,那么无论如何就免不了。自制的年具有鱼龙、碌堆、糖环、炒米饼、粉片、鹅肠、麻葛、雪球、向丸等。这些年具物品均为土产自制,但买外来的亦有。俗语说得好:“第一为神恩,第二为弟子。”说的是,这些物品既是祀神用的,也是人食用的。
据东莞民俗专家张铁文在《莞邑迎春——东莞春节风俗》一文中介绍:“结缘,因于‘元’的谐音为‘圆’‘丸’。”香丸有红白两色,由糯米经猛火炒成,小如筷子头,内空,入口即溶,有甜味。元宵节当天,一般家庭主妇会一大早起来制作糖丸、香丸、香茗(有的地方还有蒲米爆谷花),用在祠堂、庙宇,供奉祖先、神灵。
香丸除了祭祀用外,还多用于交际应酬。如人们互相串门时,会一起品尝糖丸、香丸以“结缘”,以示以后互相团结、有爱,而以往有什么冲突、矛盾等,都不再计较,一笔勾销,大家重归于好。此外,“山乡人以毕纳子(一种圆形果子,莞音读‘宝奈’)贺元宵,祭祖敬神和结缘。”张铁文介绍道。“元宵节前山区妇女走街串巷叫卖香丸。人们用竹篮盛着各自的糖丸、香丸、蒲米、大桔、和睦,互相串门,一起品尝,为‘结缘’,同样是期望以后互相团结、友爱、和睦、甜蜜。如前一年有什么冲突,结缘后重归于好。”
当然,莞邑元宵“结缘”的方式和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据张铁文《元宵结缘》一文介绍,正月十五日白天,男女青年,特别是姑娘们,结伴玩乐,荡秋千。莞城秋千,在三角市,以长杉6条,架成人字形2个,顶上以1条横杉,穿上铁环,吊起长绳,装上木踏,即可荡起秋千。胆大艺高者,荡至横杉平梁,更甚者可高于横梁十分惊险。“在惊险中相识相知,暗中结缘。”
张铁文在该文中还介绍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中男女青年多结伴同居,女的为“娘仔间”,男的为“巡丁间”。男的晚上常要巡逻,是为“巡丁”。水乡男青年多共搭“凉棚”同住。这天男女青年,互相到娘仔间、巡丁间凉棚,送上香丸,大大方方地结缘。此缘当然有姻缘之意,相敬者自此可相交相往。结缘中的丸,以咸丸驰名。正值要结缘者,多相邀到家,吃糖丸、咸丸。
灯花“添”喜闹元宵
在东莞,元宵节通常俗称为“灯节”,莞人向来对该节十分重视。据《东莞县志》载:“上元夜游,观灯,设乐,宴会,演剧(灯有花灯,字灯、山灯之类,制极工巧,同族者庆于祠,同里者庆于社),为秋千之戏”。可见,莞邑元宵节中的许多活动都与“灯”密不可分。
其中,东莞厚街镇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非常热闹的一个日子。早在清末民初之时,当地元宵节最大的特点是流行在这一天挂灯笼。依照旧时风俗,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厚街镇各村、各处人家都要在自家大门口或者正门口挂上大大的红灯笼。有的在灯笼上写上自家的姓氏,有的则写上“福”“寿”等吉祥的字样,流光溢彩之下到处都充盈着吉祥、温馨的气氛。尤其是入夜之后,各家各户以及街市、寺庙或者祠堂等公共场所悬挂的大红灯笼,无比绚丽。
“灯节”之中最重要风俗是“开灯”习俗(亦称“点灯”“添灯”,粤语里,“灯”与“丁”谐音,有传宗接代之意)中的“结灯”环节。据《东莞县志》:“上元前数,生子者张灯结彩为酒馔庆于祠,俗呼为灯头,称其祖父为灯公。”而东莞各地则一直保留着这个习俗,据《梨川村志》载:“人们开灯多在初四、初五、初七,结灯则在正月十五。”
该活动按顺序有请灯、挂灯、开灯、贺灯、结灯等完整的过程。东莞各地区开灯的时间不尽相同,从大年初一到初九不等,家长事先要买好“灯公”(泥公仔)、花灯等开灯用品,到庙或祠堂或家里挂祈福灯,举行开灯仪式。点添丁灯时,要用刀在花灯的一个面上戳开,点上蜡烛。灯下面有留须,上面写上婴儿的名字。在古时,小孩要点了灯才能把名字写入族谱。因此,点灯被视为是家族添丁的庆祝仪式,也是入族入谱一种重要仪式。随后,事主要设宴请众乡亲喝灯酒,拿着灯公去贺门、拜门(即拜年),即为“贺灯”。亲友们向婴儿送红袍或送压岁钱,灯仔家也给亲友送上屋堆、年橘,之后,大家才入席畅饮。元宵节晚上,即新年正月十四和十五交子时将花灯升天来“结灯”。
开灯习俗在东莞传承数百年,也衍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民间技艺,比如灯公、花灯的制作技艺等。其中茶山绸衣灯公是茶山镇及周边乡镇,甚至惠州博罗、广州增城等地开灯时,摆放在祠堂里供祖先观看,及给来喝灯酒的宾客观赏的工艺美术作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工艺美术价值,对研究茶山本土人文历史颇具参考意义。旧时工匠所造的绸衣灯公“不卖不送”,顾客不能讨价还价,问好工钱之后,就到店里“接”公仔。接公仔要放鞭炮,有钱人家还会舞着狮子或麒麟敲锣打鼓而来,颇为隆重。至清代,模塑的出现,产生了可以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模塑的茶山泥塑——茶山公仔,后来居上,成为开灯时的首选“灯公”。
开灯用的花灯多为本地制作,如洪梅、道滘、莞城、茶山、塘厦等镇街都有制作。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千角灯、洪梅花灯、莞城花灯等。而花灯中的“王者”便是千角灯,千角灯是千盏灯的灯,其意是取“千角千灯人丁兴旺,千花本同树,千角本同根”的寓意。千角灯工非常考究,造价又高,有“中华第一灯”的美誉,相传原为东莞大宋皇族赵家所独有,是其家族添男丁开灯仪式之用。民国东莞诗人杨鹤宾在《东莞竹枝词》中这样写道:“一灯千角庆元宵,赵氏天潢衍宋朝。但愿灯花来报喜,三年抱两饮灯烧。”旧时每年除夕开灯与元宵佳节结灯时,位于东莞解元坊的赵氏祠堂都会吸引过往的百姓围观,承载着人们美好生活的祈愿。
可见,“开灯”习俗历来备受莞人重视,是各村为本族在上一年出生的男孩子进行的一项宗族活动的仪式,也是东莞地区常见的一种人生礼俗。它衍生出一系列相应的文化记忆和民间工艺,对丰厚东莞文化底蕴和丰富人民文化生活都有重要意义。而元宵当晚的“结灯”仪式则为“开灯”这一意义非凡的习俗画上圆满的句号。
▲2017年广东第六届花灯文化节资料图,市民欢快畅游
汤圆食得“好意”来
“喜吃元宵丸,家家庆团圆。”叶春生在《广府民俗》一书中比较详细的记录了广东地区元宵节民间饮食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习惯煮食汤圆”(即后文的汤丸、元宵),因为在本地人心中,汤圆象征团圆,亦有以“响丸”象征结缘的,是日以丸相互馈赠,实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汤圆有咸甜两种,以糯米粉包裹咸甜各式馅料制成,咸的配以肉汤,甜的配以糖水。
晚餐饮灯酒,菜肴丰富,家人共醉一番,商家也于是日宴客,称为“春花”。一些地方,元宵之夜还有吃粥的习惯,粥料中必有“葱”,称为“通心粥”(“葱”“通”同音,取“万事亨通”之义。吃完“通心粥”,少女们便相约到别人园中去“偷青”,即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的“上元观灯,或作秋千百戏十六夜,妇女走百病,取园中生菜,曰采青”。采青也有着美好的意头:“偷了青葱人聪明,摘了生菜招财灵”。此外,还有蒸糕敬神,做“鲤鱼酸”的,取意“鱼跃龙门”“子孙昌盛”,都是取个好意头罢了。
作为岭南重要一邑,东莞人们在元宵当日自然也“以吃汤丸为主。中午吃糖丸。人夜,各家各户在厅堂上摆上糖丸、香丸、蒲米、大桔、和睦(沙田柚),人神共享”(张铁文《东莞元宵结缘》)。即便对元宵节并不太重视,且庆祝也不甚隆重的高埗镇、清溪镇等镇区,同样在这个节日中必吃元宵。
其中,高埗镇塘厦村在正月十五这天却锣鼓喧天吃元宵、闹元宵。而吃元宵这一习俗,从塘厦村建村以来就有了,迄今有数百年历史。据高埗镇文联编在《风尚高埗——高埗水乡民俗集粹》书中记载:到了正月十五结灯的时候,村里面每家每户都会出一些鱼、鸡、猪肉等食物到祠堂,全村一起吃顿饭,庆祝村里添丁。这样就慢慢地形成了塘厦村吃元宵的习俗。如今,塘厦村吃元宵越“吃”越热闹,随着人们的思想开放,吃元宵从以前的只能男人参与到现在妇女也可以一起参与。
在吃元宵之前,也就是元宵节的下午,塘厦村的五个姓氏祠堂一片热闹,人们为庆祝元宵,在各自的祠堂前放起一轮又一轮的长鞭炮,全村人民都在祠堂里一起感受着这份热闹的喜悦。放完一下午的鞭炮后,傍晚时分,各村民小组的食堂里更是热闹非凡,无论在外面工作的,还是在高埗镇内工作的,无论放假与不放假的,此时都齐聚在这里,全村人民一起吃元宵。吃完元宵后,村里面的老人家们和几个年轻力壮小伙,就把祠堂的花灯一点一点地剪下来,然后敲锣打镲闹元宵,穿街过巷地给每家每户送灯纸,寓意把村里的添丁之喜传到每家每户里。这一习俗一直保留到现在。
对于清溪客家人而言,元宵节并非特别隆重的节日。因此,相应的习俗较少。这天清溪客家人社会性活动有二,即舞麒麟和放鞭炮。清溪客家人盛行舞麒麟的习俗。本村的麒麟队除了舞麒麟助兴外,还会担着一个大箩筐挨家挨户拜门,人们闻声则会把点心等小吃投入箩筐内。外村的麒麟队这时也可能会主动或受邀前来巡游。此日放鞭炮、挂灯笼或者拜神,以示神人同庆,也是当地的传统习俗。如今,这些传统习俗变得简单而平淡了许多。但唯一不变的习惯依旧是在元宵节之日,家人齐聚吃汤圆。他们所吃的汤圆通常是无馅的,而由汤来决定味道。即汤中加了糖的就是甜汤圆,否则即为咸汤圆。而所谓的咸汤,通常由虾米、芹菜、排骨等熬成……总之,尽管岁月变迁,但家人齐聚吃汤圆,依旧是清溪客家人元宵当日最主要的家庭活动,同样寄寓着团团圆圆的美好生活期盼。
▲2019年莞邑元宵游园会在莞城举行,其中的文化巡游活动氛围喜庆
岁月变迁,光阴流转,传统的元宵节而今仍是东莞城乡极为重视的民俗大节,不论城市乡村都盛行闹元宵。尤其是在城市,各种活动更是推陈出新,更是喜庆热烈,传统的元宵节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经升华为人们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也逐渐被更多喜庆活动融合其中。如今,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更有不少镇区的节庆活动还增加了舞龙、舞狮、游花车、元宵焰火晚会、文艺晚会等,但其内核依旧是人们对生活喜庆、家人团圆、万事吉利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勉励自己在新的一年中为此向往不断奋斗。
参考资料:东莞市政协编《东莞风俗叙述与研究》;张铁文著《东莞风情录》;张振江、麦淑贤著《东莞客家民俗文化:清溪的个案》;何环珠主编《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叶春生著《广府民俗》;高埗镇文联编《风尚高埗——高埗水乡民俗集粹》;厚街镇文广中心主编《竹溪古韵》等
专题监制:张树坚
专题顾问:李炳球
专题策划:雷石鹏 张洪波 虞清萍
专题统筹:刘爱琳 龙小晖
本期撰文:沈汉炎
本期图片:东莞日报资料图、新华社
专题出品:都市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