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开端,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
2月13日,开学前一天,东城第一幼儿园开展“同上师德第一课——我为什么当老师”主题活动。活动分为看视频、听讲座、大讨论三个环节。
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广东省学前教育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东城第一幼儿园园长陈妍慧进行了主题为“不忘初心 润泽童心——如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的讲座。她解读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与内涵,分享了“四有”好老师标准下幼儿教师的初心与使命,并提出了新时代幼儿教师应有的“自我要求”。
陈妍慧以自己从教24年的心路历程与教育实践的事例进行生动的分享,赢得在场教师的阵阵掌声。
“四有”好老师标准的内涵解读
陈妍慧园长在讲座中表示,“四有”指的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是国家政策对新时代教师提出的新标准和新要求,深刻理解“四有”标准的内涵也是成为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基本前提。
理想信念是好教师的核心。既然选择了从事教育事业,就要有为之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不怕苦、不怕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坚决不能退后。真诚地热爱教育事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去,把德之根植入学生内心。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正确的理想信念是自己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核心,要努力使理想信念成为自己的灵魂之“钙”,并在教学与生活中躬亲实践,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助推他们成为心中有理想信念、眼中有社会格局的优秀学子。
道德情操是好教师的前提。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坚守为人师表的道德情操,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给学生做道德模范和正确榜样。古代先贤早已总结了教师“先育人后教书”的真理,如今的广大教师应继续秉持真理,以高度的育人责任感努力成为学生以德立身的楷模,培养学生成为高尚且纯粹的人,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扎实学识是好教师的基础。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用扎实知识提升工作能力,为做好教学各项工作打下基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名好教师应当抱有终身学习的态度,确保自己拥有扎实的学识,既能用精湛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在某一领域深入探索,又能用宽厚的博雅知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仁爱之心是好教师的主题。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由此可见,教育是一场心心相印、爱意满满的活动。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向张桂梅老师学习,真诚地关爱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学生。对学生要关心尊重、信任爱护,要宽严相济、公平公正,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仁爱之心滋润学生心灵。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双边互动的教育是浸润爱的艺术,爱是教育中永恒不变的主题。教师要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爱培育爱、传播爱,用仁爱之心让学生在如阳光般温暖的教育中绽放自己的精彩。
“四有”幼儿教师的初心与使命
“四有”好老师标准如一盏明灯,为广大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指明了方向。幼儿教师也应将“四有”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明确并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下幼儿教师的初心、使命与职责,引导幼儿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卫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健全人格。陈妍慧认为,“四有”好老师标准下幼儿教师的初心与使命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勿忘“幼儿为本、师德为先”的初心。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把“幼儿为本、师德为先”放在了前面,这足以说明,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幼儿是教育的根基,只有将根基筑牢才能谈民族的未来。这也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应有的初心。
第二,牢记“健康为源、幸福成长”的使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飞速发展的今天,全社会普遍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健康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期,童年时期的生活影响着幼儿一生的成长。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获奖感言中提到: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幼儿园老师,是他成就了我,让我能够有足够的自由去探索世界;同样,我们也看到很多反面例子:有很多孩子因为童年阴影,导致成年后犯罪。所以,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该具备从多个视角审视幼儿健康现状的大局观,秉持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使命感,学会为幼儿营造家庭、园所、社区多元联动的全方位健康成长环境。
第三,怀揣“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的仁爱。在幼儿群体中,我们常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幼儿,我们也会发现每一位幼儿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和气质类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到:尊重个体差异,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面对每一个不一样的个体,我们应该更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一方面,幼儿教师要有耐心与信心,面对顽皮的孩子,要善于发现,并给予充分的引导、支持与帮助,相信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自我的成长。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学会形成自身的教育风格,有更多的教育机制,因材施教。总之,幼儿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沐浴在阳光下,尽情享受童年的美妙与趣味。
“四有”幼儿教师的自我要求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应该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自我要求,从多方面培养和提升自己: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坚定理想信念。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他的理想信念应该是爱与责任。教育是一份爱的事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要懂得教育的核心是“爱”,爱为师之魂,对幼儿要“以爱育爱”,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只有老师的爱,能点燃孩子学习与生活的激情。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不仅仅是古文中的“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对孩子付出较多的爱与耐心。正如汪国真的诗句所言:“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幼教人,就要时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勇往直前。
第二,提高师德素养,坚守道德情操。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孩子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孩子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和崇高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孩子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对孩子有着熏陶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孩子,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孩子的现在起作用,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成长。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坚守道德情操,率先垂范,作出表率。
第三,持之以恒学习,拥有扎实学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已经成为衡量教师师德的最低标准。当代师德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高超的教书育人之能,还必须具有高雅的情趣,健康的身心,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懂反思,讲合作,富有团队精神。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教育价值观等,努力使对教师师德的外在要求,变为自己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为。
第四,润泽幼儿心灵,常怀仁爱之心。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幼儿的距离,滋润幼儿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爱护、尊重、宽容幼儿,做幼儿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要学会欣赏他们,尊重他们自尊,让所有幼儿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成长为有用之才。“要时刻记住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本性,爱所有的孩子才是伟大。让我们从现在起学会爱所有的孩子,时时刻刻怀着一颗仁爱之心,成为一名亦师、亦友、亦父母的三合一的幼儿教师。”陈妍慧动情地说道。
“作为教师队伍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真切地希望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严而不缚,爱而不纵,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与时俱进,努力践行‘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专业能力,真正成为新时代优秀幼儿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幼儿的幸福童年奉献力量。”陈妍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