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沙墩鱼丸!央视点名你!!
茶山快讯 2022-02-10 16:58:57

春节期间

继茶山的两道鹅菜

登上CCTV-4《美食中国》栏目的

春节特别节目《我家的菜谱》

大年初五(2月6日)晚

《我家的菜谱》再次深入茶山

探寻“鱼丸”的味道

分享当地家庭的传统年味

展示代代传承的美食手艺

为全国人民献上年味“大餐”

茶山“味道”再登央视

在中国可以说有鱼的地方就有鱼丸,从江苏、浙江一带到福建、广东,鱼丸在餐桌上不会缺席。东莞湖泊众多,大大小小的鱼塘星罗棋布,鱼丸也成了一道家常菜。

东莞市茶山镇沙墩村曾经在20多年前是养鱼大村,几乎是家家养鱼,因此沙墩人家几乎都会制作鱼丸。沙墩鱼丸是茶山一道有名的特色菜,特别在过年或办喜事的宴席上,更是不可或缺,寓意着团团圆圆、年年有余。

渔家多巧妇,27岁的刘慧芬是沙墩人,刚刚接手奶奶的鱼丸制作手艺。她的奶奶今年82岁,做鱼丸将近60年。

制作沙墩鱼丸,要选用新鲜的鲮鱼,将清理干净的鱼带刺切成细小的肉块,并将鱼肉尽量剁碎,加入自家秘制调料。制作鱼丸最关键的是摔打,将剁碎的鱼肉进行千百次地摔打变成鱼胶,让鱼丸更加爽口“弹牙”。新鲜出炉的鱼丸入口嫩而不软、绵中带有弹性,秘制的香料则衬托出鱼肉的香甜。

美味背后,是制作者的辛苦付出。过去生活困难时,奶奶每天需要制作大量的鱼丸,挑着几十斤重的担子,到街上去卖鱼丸补贴家用。虽然辛苦,但她依然以做鱼丸为乐。奶奶的乐观与勤奋,也深深打动了刘慧芬,3年前,年轻的她主动向奶奶学习制作鱼丸,希望将奶奶的手艺传承下来。而每当刘慧芬做鱼丸,奶奶都会在一旁守着,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逐步悉心教导。

一老一少,年龄跨越50多年,这中间不仅是美食的传承,也是勤劳执着的传递,是对家的味道的守护。

据了解,除了本次央视四套《美食中国》栏目,近年来,央视四套的除夕特别节目《传奇中国节·春节》、央视七套《乡土》栏目、央视十套《文明密码》栏目、央视十七套《谁知盘中餐》栏目等,也先后报道茶山的南社九大簋、烧猪、烧鹅、腊肠以及特色传统小吃等,透过美食,展示茶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勤劳纯朴的民风民俗。

编辑: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