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东莞制造”冰墩墩徽章登上冬奥“大舞台”
i东莞 2022-02-07 14:18:59

18枚徽章组合形成了一个可乐瓶形状,每一枚徽章颜色不一样、形状不一样;冰壶款徽章,里面的冰壶运动员可以来回移动;北京烤鸭款徽章,烤鸭可以旋转……随着冬奥会的开幕,冬奥会的徽章、钥匙扣、定制摆件等精致的纪念小礼品成为热销商品,而它们来自东莞市潇洒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潇洒金属公司”)。

2018年该公司成功通过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审核,成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金属礼品供应商,主要提供纪念徽章、钥匙扣、摆件、礼品套装等以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战略合作伙伴定制的产品。

“能成为冬奥会指定金属礼品供应商,是对公司产品的一种认可,也证明我们一直用心把‘小事’做精这个经营方向是对的。”企业负责人周国华对记者说。

用心把“小事”做精

在周国华看来,公司坚持在产品设计和制造生产上的精益求精,是他们拿下冬奥会订单的最重要的原因。

近10年来,该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礼品设计、不断升级工艺设备装备,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投入比例不少于7%,为国内外众多体育赛事和重大节日提供了能充分展现活动主题内涵、质量高、设计妙的产品,更拥有40多项外观和结构设计专利,研发了多项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技术。

“就拿我手上这枚纪念徽章来说,不要看它直径就4厘米,但是涉及打磨、抛光、电镀、上色、表面处理、镭射移印等十多道工序,而且光是单面上色就有15种”周国华告诉记者,纪念品的工艺对技术的要求都很高,特别是颜色的标准性、统一性。因此近年来,他们特别注重生产的效能问题,积极探索“机器换人”,从产品毛坯成型环节,就装配了11台机器手臂,大幅提升产品制作效率。“特别是冬奥会的订单数量大,如果纯靠人工来制作,不仅质量难以保证统一,更满足不了冬奥会的需求。”周国华说。

考虑到冬奥会的纪念礼品表面处理颜色较多和要求比较复杂、配件工艺较多,为了更好地制作产品,周国华和团队在2018年得到奥组委通过企业资格审核后,就在广东省内寻找具有产品研发能力的装备制作厂家,经过层层比较,选定了技术先进的合作伙伴,花费了近2年时间专门订制了一台吞吐轨道长达2米的UV打印机,可以同时喷印多种颜色,有力保证上色工艺的统一性,快速性和标准性。

“这台机器为冬奥会量身定做,维护成本很高,但我们觉得这个投入很值得。”周国华一边给记者演示UV打印机的运作,一边告诉记者。有了这一台机器,让潇洒金属能够满足冬奥会庞大的订单。

及时转向内销

“2020年,受疫情影响,该公司曾一度面临工厂停工、原材料和交付产品运输不畅、资金流紧张等问题。”周国华回忆起公司在生产冬奥会产品过程中经历的一次“转向”发展,犹感触万分。

过去潇洒金属制作的旅游纪念品订单占到总营业额的40%左右。但疫情给旅游业特别是国外的旅游业带来很大的影响,潇洒金属的外销订单也急速下降。周国华和团队当机立断,迅速调整了公司产品的市场战略,将目标转向国内市场,加快拓宽国内销售渠道。

“这个转型很及时,也比较成功,近两年公司业绩不仅没有下降还增长了不少,也保存和稳住了我们做好冬奥会订单的团队及生产力。”周国华笑着说。

“这次能够顺利地制作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纪念礼品的订单,也坚定了我们继续发展的信心,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创新、继续把我们的‘小事’做精、做好。把我们‘潇洒金属’做成一个大品牌。”周国华说。

【相关新闻】

专员跟踪“细服务”为企业送来“及时雨”

“这几年我们在这些设备和研发投入越来越大,2021年仅研发费用就投入了100万元,对我们来说的确有一定的压力,但国家的税费政策机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周国华说,他打开手机记事本,给记者看了该公司近三年来的税费优惠账。

从账上来看,潇洒金属2019至2020年享受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超8万元;2020年享受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2-12月累计减免社保费17万元。

“2021年我们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预计还能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近30万元”周国华笑着说,这些数据看着虽然很小,但对于他这家“小公司”而言,却弥足珍贵,有力盘活他们的资金储备,更让他们有信心、有底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即使有了“跟得上”的机器设备,潇洒金属生产制作冬奥会产品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潇洒金属冬奥会系列纪念徽章便开始上市售卖,当时正处于冬奥会的预热期,销量不算很大,但到2020和2021年,产品销量开始火爆,潇洒公司接到的订单数量更是激增,2021年甚至达到了100多万件。

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却给潇洒公司带来了一个挑战。“我们没有想到订单数量会增加那么多,所以往常申请发票数量都是一个月30份,没想到去年年底订单数量一下子猛增,需要开给客户的发票量也随着增加,30份远远不够。”周国华说,财务告诉他发票的问题后,他很是焦虑,因为如果不能开具发票,货款就没法及时收回,公司的资金链就没法保障,生产肯定就会受到影响。

于是今年1月中旬,当税收服务专员对潇洒金属进行每月电话问访时,周国华迫不及待地就提到了发票问题,没想到他刚开口,税收服务专员便告诉他,税务部门已经留意到公司发票紧缺,并安排了人员下午就到公司辅导他们线上申请调整增值税发票用量。

“在税收服务专员的暖心帮助下,我们通过于1月中旬顺利开具了全部发票,总金额达600多万元,既圆满交付了订单,又有效地保障了资金回笼。”周国华高兴地告诉记者。

2021年12月,东莞市大朗镇出现了新一轮疫情,周国华面临冬奥会订单交付的“大难题”。周国华形容当时的自己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愁得连饭都吃不下。封控后的两三天里,周国华不断向生意上的朋友们咨询,但也还没找到解决办法。

某天中午,他想起税收服务专员此前到来走访时派发的“局长‘码’上办”问需平台宣传单,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打开微信“扫码”反映了自己的困难。但没想到,第二天周国华便收到了税务人员的回电,告诉他大朗镇也有可以进行模具热处理的企业,或许可以尝试与大朗镇内的企业合作的方法。这让周国华十分惊喜。

随后税收服务专员便和周国华一起联系到当地村委会,由地方村委会帮忙一起沟通其他村的村委会,通过“牵线搭桥”企业之间联系,最终助力周国华在大朗辖区内找到了一家符合需求、具备模具热处理加工技术的加工厂,顺利解决了模具热处理加工的难题。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 图片:受访企业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