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春运,全市各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收费站等场所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工作人员坚守一线岗位,服务旅客,为实现“畅顺、平安、有序、温馨”的春运目标而努力。即日起,东莞日报推出“2022东莞春运•我在岗”系列报道,展现春运一线工作者的风采,弘扬他们坚守一线的精神。
1月20日上午,在莞惠城际樟木头东站的站台上,于政文正在提醒下车的旅客注意安全。
在铁路工作40年后,于政文将于今年3月17日退休,这次春运是这位老铁路人的第40个春运,也是最后一个春运。

退伍老兵在铁路工作40年
1979年,于政文参军成为了一名海军战士,在海南岛担任供应兵。1982年,于政文从军队转业成为了一名铁路工作者,多年坚守春运一线。他先后担任过扳道员、助理值班员、连接员、调车长、车站值班员、车站调度等职务,从2015年11月到莞惠城际樟木头东站担任站长。
每天早上6点半,于政文准时起床,6点50开始组织车站工作人员上岗,打开站门营业,迎接第一趟列车。在送走第一趟列车走后,于政文回到办公室,查看系统上有无调度命令等。上午10点20左右,是莞惠城际樟木头东站两班工作人员交接的时候,于政文给大家布置工作,叮嘱好车站工作人员工作要点。
“每天主要是布置好前期准备、消防、安检、客运组织等工作。”于政文说,在布置完工作后,他会到站台上或候车室巡逻,提醒旅客注意安全,戴好口罩。“因为在站台和列车中间有个缝隙,所以我经常到站台提醒老人和小孩注意安全。”
今年春运,莞惠城际将疫情防控作为重点来做,于政文组织车站工作人员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工作人员做到100%戴口罩、100%戴护目镜、100%戴手套三个百分百。旅客要做到100%戴口罩、100%测体温、100%查验健康码。同时,加强对车站的消杀工作,平均每4个小时消杀一次。

战胜癌症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在采访的间隙,于政文走到走廊去看了看自己的中药罐。记者看到,中药罐中正熬着药。原来,于政文与癌症做斗争已经有8年了。
2014年9月份,于政文连续几天腹部疼痛,后来实在忍不了就到医院检查,结果查出了结肠癌和盲肠癌,并且到了中晚期。
在得知自己患的是癌症后,于政文并没有意志消沉,他选择坦然面对。“我没把癌症太当回事,就看做感冒,但还是要认真地治疗。”于政文说,癌症就像敌人一样,只要癌症战胜不了你,你就一定能战胜癌症。
在做完手术并经过8次化疗后,于政文病情好转,手术刚刚两个月后,于政文就给单位领导打电话,要求回到工作岗位。
单位领导在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后,多次婉拒了于政文的请求,让他好好休养。2015年11月,在于政文身体逐渐康复,并再三申请后,单位终于同意他回来工作,安排他到莞惠城际樟木头东站担任站长。
在樟木头东站,于政文一开始每天都要吃中药和西药,现在每三天吃一次中药。考虑到熬中药时间长,他专门买了一个电药罐,出门巡查站场前就开始熬药,然后趁午饭前的间隙再回休息室喝药,接着又继续工作。
谈起患病后为何要坚持回到工作岗位,于政文说:“人总是要干活的,况且铁路系统带病坚守岗位的不止我一个,那时我才51岁,还要继续发光发热。”
“我是一名老兵,轻伤不下战场,而且我身体也渐渐好了,那么多革命烈士牺牲在了战场上,我这点工作不算什么。”于政文说。

乐于助人的老铁路人
在聊天中得知,于政文在生活中还是一名乐于助人的人。
2017年的春运,有一天已经很晚了,于政文在巡逻的过程中看到一名女孩子在车站大门外徘徊、哭泣。
经过了解,原来这名女孩子是从深圳打工转车坐最后一趟城际列车到达樟木头东站,原来约好接她的朋友临时有事来不了,网约车没有司机接单,已经是22点多了,樟木头东站周边比较荒凉,这名旅客担心回不了家,就哭了起来。
于政文了解到情况后,马上安慰这名旅客,并联系车站附近比较熟悉的出租车司机过来送该旅客回家,安排好后还主动把自己手机号码留给该旅客,要求她到家后回电话,报平安。该旅客连声说谢谢,向于政文鞠躬走了。
“前两年过年,这名女孩子还经常给我发短信拜年呢。”于政文说。
事实上,于政文帮助过的旅客不止这一位,由于樟木头东站周边比较荒凉,如果很晚的时候,遇到老年和女性乘客,于政文总要问清楚有没有车接送,或者有没有打好车,还叮嘱乘客将出租车的车牌号拍照发给家人,确保乘车安全。
樟木头东站刚建成时,周边交通条件比较困难,车站没有食堂,员工们吃饭都是别的车站送过来的套餐,于政文就骑着单车到镇上买菜,给车站员工做各式的包子、饺子、馒头等,让年轻的职工们过上了以站为家的“小日子”。
对此,于政文说,反正也有时间,就给孩子们改善伙食。
客运员王婕说,于政文爱岗敬业、体恤下属的精神逐渐地影响了她,让她意识到年轻人应该积极学习,努力工作,在其位谋其职,方能自我成就。
谈起退休后的愿望,于政文说要回到老部队看看,然后是帮儿子、儿媳带孙子,回老家衡阳照顾年迈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