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人口增长48万
新华社 2022-01-18 09:18:49

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经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这一数字低于2020年的1200万人和2019年的1465万人。

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达到小高峰后持续回落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达到了1883万的小高峰,此后持续回落。而2021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仅增长48万人。

目前,我国人口问题主要矛盾正由总量压力转变为结构性挑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速。与2010年相比,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000多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比重为18.70%,与2010年相比上升5.44个百分点。

根据预测,在总和生育率为1.3的条件下,我国总人口规模将在“十四五”期间进入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低生育水平怎么看?

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最新报告显示,低生育率已成为全球性现象。2019年,全球203个国家(地区)中,84个国家(地区)总和生育率低于2.1的更替水平,发达国家普遍处于低生育水平或超低生育水平。

低生育水平怎么看?专家认为,其深层原因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参与率的提高、人口流动性的提高、避孕方法的普及、生活方式的变迁、生育观念和养育模式的变化等。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表示,“这是人口变动的自然过程和必然趋势,我们也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只要应对得当,人口依然会为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我国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三孩生育政策有望多大程度提升生育水平?

受访专家认为,生育政策调整是一个总体导向,大家生或不生,更多取决于相关配套支持措施能否尽快落地。

生了孩子没人带,是不少家庭“不想生、不敢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努力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

从中央多部委到全国多个省份,从修订相关政策法规到出台各项生育支持措施,一个更完善的生育支持制度体系正在逐步构建中。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提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费用纳入个税专项扣除建议方案;国家医保局指导各地给付三孩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待遇;教育部推进“双减”工作……

截至2021年底,23个省份完成人口计生条例修订。各地在条例中进一步完善生育休假制度,22个省份产假延长到158天及以上,其中16个省份规定假期待遇由生育保险支付;配偶陪产假一般在15天左右,均设立5至20天不等的父母育儿假。

“鼓励生育不能只靠经济补贴。”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说,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将生育支持融入经济社会各项政策,包括进一步降低生育成本、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妥善解决育龄妇女的后顾之忧等。

“要从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化来考虑,构建生育友好的政策环境。”贺丹认为,此外,做好家庭价值、生育价值的观念引导,加强对女性健康的保护和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对修复我国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2021成绩单

人均GDP超1.2万美元

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过去一年我国经济总量规模和人均水平都持续提高,说明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

202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超54万亿元,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9%。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1%,快于全部投资12.2个百分点。

CPI同比上涨0.9%

202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9%,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同期,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8.1%。从12月看,CPI与PPI“剪刀差”进一步收窄。

消费总额超44万亿元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速为3.9%。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同时,疫情下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去年,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9.8%、18.8%,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1%。

外贸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

202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4%,月度增速屡超预期。

外资也交出亮眼“成绩单”:202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1.1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达到了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