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⑧|东莞市商业学校党委书记莫锦谦:持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i东莞 2022-01-14 17:13:59

开栏语:

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既是“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更是“人才强国”战略的组成部分。“十三五”以来,东莞职业教育在一直在探索,并走出了东莞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展望“十四五”,在经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当下,职业教育要如何主动对接国家总体战略、区域发展规划和职教改革趋势,朝着高质量发展的职教路奋进?《东莞日报》特别开设栏目“高端访谈”,邀请东莞市商业学校党委书记莫锦谦,来谈谈“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的新使命”。

《东莞日报》:您作为东莞市商业学校党委书记,请谈谈在党建引领、思政护航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和实践。

莫锦谦: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中职学校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既是新时代职业学校思政工作的主要功能,也是新时代职业学校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

面对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中职学生,党建工作重在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思政工作重在发挥“价值引领”作用。这两个“引领”中,“价值引领”的核心是“政治引领”,职业学校的党建工作应是思政工作的“魂之所系”。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引导职校学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不断提升政治认同素养,使他们成为未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在引领途径上,依托《浩歌党课》党史教育系列课程,以红色经典歌曲为导引,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主线,创新采用“演唱+演讲”的形式,对青少年开展走“新”和走心的党史教育。将《浩歌党课》融入到课堂教学这一育人的主渠道中,同时发挥思政课程育人的关键课程作用,使各类课程与党史学习同向同行,充分发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形成“大思政”工作体系。

按照“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构建的要求,职业学校要能够聚焦学生的所思、所需、所求,实现育人主体、时间、空间三个维度的有效协同,形成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针对性,努力缓解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力争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东莞日报》:十四五时期,东莞职业教育发展有个目标,东莞要在2025年争创成为广东省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结合东莞市商业学校的发展规划,谈谈东莞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打造这个大湾区职教产教融合新高地?

莫锦谦:大湾区职教产教融合新高地必定是一个高水平、高平台、高起点的新态势。这对东莞市的中职学校在校企深度合作、示范引领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独木难成林,必须要加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以我校为例,作为全市5所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之一,要起到引领带头的作用,我们要优势互补,在“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示范专业,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共同又各有侧重地打造一批对接东莞名优产业和骨干企业的专业。对接重点产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双精准”示范专业,形成高水平专业群。

在师资建设方面,要强化双向流动相互兼职,建设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教师深入参与企业实践,加大“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的比重。深化校企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重点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拓宽参与途径,培育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型企业。创造条件引导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培育一批高水平职教集团。要健全优化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并配套建立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多元质量评价机制等保障机制,为“十四五”时期顺利实现打造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高地这一发展目标提供支撑、保驾护航。

《东莞日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是我国重要国家战略,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东风,职业教育有哪些发展路径?

莫锦谦: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职业教育是有大好前景的,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发展有着良好前景。作为职校,可从招生制度改革、产教融合、师资队伍打造上着力,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社会观念,实现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深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整体性改革。应该紧紧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来构建,让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

从广义来说,作为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非常足;在职教办学层级结构上,东莞在中高职职业院校这个层面已基本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雏形,即建成了从中职到高职大专再到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框架。

从长远来看,东莞要立足“十四五”规划,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加快打造大湾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东莞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借助“十四五”时期打造湾区职教产教融合新高地的东风,东莞现有的工业基础和产业体系所提供的雄厚基础和强大助推力,良好的职教办学氛围。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上,在资源整合、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方面持续深化,以产教融合为抓手,逐步形成“大职业教育”的格局。

文字:覃凤春 通讯员:张育涛 图片:覃凤春 通讯员:张育涛 编辑:张叶